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十八章 擠壓(四)(1/2)

作者:張維卿字數:6478更新時間:2019-08-03 20:32:06

    收複福建已有數年,戰線雖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明軍對浙江的滲透卻早已開始了。

    此間,本就是福建往衢州、徽州的傳統商路,本地商賈與鄭氏集團合作二三十年了,比之清廷那野蠻的橫征暴斂,前者顯然是更加附和他們的價值觀。當初陳凱遊曆江浙,就有借助鄭氏集團在閩北、浙南的關係,如今亦是如此。而士紳方麵,廣東的谘議局,以及明廷的反攻勢頭也不免讓一些人蠢蠢欲動。有了基層的支持、有了大義名分,再加上黃金白銀鋪路,剩下的就隻是一個合適的機會罷了。

    城池一夜而下,除了知縣大老爺找了個機會自掛了東南枝以外,其他的並沒有出現值得一提的意外狀況。

    鄭成功在最快速度接到了水師右軍提督周瑞和前提督黃廷的報告,溫州府城一股而下,明軍按照實現擬定的作戰計劃迅速展開,沒有耽擱半點兒時間。

    溫州一府,計有樂清、泰順、平陽、瑞安、永嘉五縣及盤石衛、金鄉衛等一係列沿海備倭衛所。其地狹長,除泰順縣城外,縣城、衛城、千戶所城皆是沿海一字排開。明軍突襲的府城,乃是位於這一字長蛇的中段,府城得手,便是將這一字長蛇攔腰截斷,無論是北上連通台州,還是南下與福寧州接壤,皆是大為有利的。

    不過,明軍誌不在此,當黃廷的陸師抵定了府城,大軍立刻啟程,沿著甌江溯流而上,隻留下了少量的部隊在周瑞的指揮下守衛府城兼著奪取各縣。

    甌江源於溫州府接壤的處州府之龍泉、慶元二縣間,流域幾乎覆蓋了浙南的這兩個府。從溫州府城溯流而上,百多裏便是兩府交界的青田縣城,而後約莫隻是再稍多個十幾二十裏地就是處州府城。

    醉翁亭記雲:環滁皆山也。那個滁州位於後世的安徽,如今的南直隸。此間的處州,音同字不同,倒是皆山二字更勝一籌,整個府幾乎都是山區、丘陵地勢,已經不是“環”了,而是在在皆山。

    這裏就是明軍此番遠襲的目標所在,因為這處州連接著衢州、金華、台州、溫州以及閩北,隻要拿下了溫州和處州,明軍在福建和台州的控製區就可以連成一體。而處州多山的地形,一如台州那裏,清軍的騎兵優勢便難以展開,反倒是明軍可以依托步兵和修建堡寨哨所步步蠶食和襲擾清軍的控製區。

    處州向北,就是金衢盆地,不似仙霞關那裏須得過了江山縣那一關才能攻擊衢州府城要害。這裏,可以直插衢州東部的龍遊縣,衢州清軍主力的糧草主要是由浙江運來的,龍遊是必經之路,一旦為明軍控製,清軍勢必要麵臨糧草短缺的問題,這對於一支大軍而言可以是極其巨大的威脅。

    “黃廷應該快到處州府城了,那裏一如溫州,早已被滲透得千瘡百孔了,當不會有什麽意外。”

    仙霞關上,鄭成功對照著報告,借助著燭火的光芒,手指在地圖上就著戰略走向緩緩劃過,嘴角不由得撇過了一絲笑意。

    原本,他和陳凱在實力微弱的時候,總是考慮著避實就虛。後來實力漸大,便更傾向於誘敵以會戰。隻是不似當年一口氣收複閩粵兩省那般,是先期洞穿了閩省經濟,以及有李定國的大軍相助。現在,每一步都是要硬碰硬的打出去,甚至包括陳凱先前收複南贛的那一次大戰都是如此。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