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七章 故伎重施(完)(1/4)

作者:張維卿字數:10290更新時間:2020-09-22 22:22:46

    此一遭,明軍不光是停了下來,更是將原本在隊列中受長矛手保護的火銃手派到了最前列。這顯然是要對清軍的隊列展開射擊,以便於在肉搏戰爆發前先一步對清軍造成殺傷。這樣的戰法,楊名高亦是如此,甚至他早在整隊列陣之初就將火銃手安排在了最前列。可是,問題在於,這是一百步左右的距離,明清雙方普遍列裝的鳥銃的有效殺傷距離根本達不到!

    不祥的預感伴隨著明軍軍官們“裝填、瞄準、射擊”的一係列口令的傳來,伴隨著百步左右的硝煙騰起,伴隨著砰砰的射擊聲如暴雨落在了那琉璃瓦上,終於在他的眼前成為了事實。

    一眼望去,最前排的清軍火銃手約莫有十數人應聲而倒。有的是被打傷的,躺在地上不住的哀嚎;有的,則沒有了半點兒動靜,從他這個角度很難看清楚到底是被打昏了,還是直接被擊斃當場。

    “這!”

    這樣的距離,竟然還能夠達成有效殺傷,楊名高當即就明白了一切。隻是沒等他做出反應,明軍已經開始了第二輪射擊,當即便又是數十個清軍被打死打傷。

    明軍的射擊速度較之清軍更快,這是楊名高早已見識過的。當年在福建就是這樣,他也特別派了細作去探查,得到了一些關於“顆粒化火藥”和“定裝藥包”之類的名詞。

    對此,他並非沒有過想法,奈何清廷對漢人的防備是他心知肚明的——綠營兵的火器本就是受到限製,清軍真正的火器部隊是曾經的漢軍八旗,以及三順王、續順公的那些東江降將。但即便是他們,更多的也隻是在火炮上麵。對於火銃,明軍普遍使用的是鳥銃和三眼銃,清軍也沒有什麽區別,甚至清軍的很多鳥銃和三眼銃就是從明軍那裏繳獲來的。

    綠營兵,莫是武器技術革新了,訓練用藥上清廷都卡得很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而這三瓜兩棗,也不可避免的被軍官、士卒們貪汙掉,能夠在戰場上開火射擊就足夠了,其他的哪怕是想想都是多餘。

    今,多餘給了楊名高當頭一棒。這個距離,鳥銃就算是開槍也隻是用來聽響的。而步弓,到了這個距離也已然是強弩之末。反倒是明軍的新型火銃,一輪又一輪的射擊,幾乎是在毫無幹擾的狀態下肆意虐殺欺淩對手。這樣的被動挨打,再過一會兒隻怕用不著明軍發起進攻,他們就先要崩潰了。

    “全軍壓上去!”

    幹挨打卻沒辦法還擊,憋得快要受不了的清軍隻待著楊名高的帥旗稍有前壓的跡象便立刻行動了起來。將旗、千總旗、把總旗,一級一級的回應的同時,清軍的整個戰陣也動了起來,如一頭剛剛遭受了鞭打的巨獸般撲向了百步左右的對手。

    按照楊名高和的軍官們的計算,第一鎮的火器占比確實比清軍更高,但是他們畢竟是有著兩倍的兵力優勢,隻要進入了有效殺傷距離,他們的步弓和鳥銃就可以開始與明軍對射。當然,結束被動挨打的窘境自也不是目的,目的是要回到正常的節奏之中,逼著明軍放棄射程優勢,與他們堂堂正正的決一死戰。

    頂著明軍的持續性射擊,清軍的戰陣不斷推進。一百步的距離,進入到步弓的射程之內很快,就算是進入到鳥銃的射程之內也多走不了個十步、二十步。很快的,清軍便進入到了鳥銃的有效殺傷距離,白挨了半打的清軍在步弓已然開始的仰射之下,惡狠狠的操弄起了鳥銃,準備讓明軍好好瞧瞧他們手裏的也不是什麽燒火棍子。

    隻可惜,明軍似乎並不打算給他們證明的機會。隨著清軍鳥銃裝填的開始,明軍突然變換了陣型,原本在最前排的火銃手收起火銃,側過身子,緊接著那些站在他們身後的長矛手便越眾而出,排著整齊的隊列再度向清軍前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