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八十四章 駱駝與稻草(十七)(1/5)

作者:張維卿字數:13074更新時間:2020-12-09 00:17:32

    第二,永曆十三年的大年初一,或許是因為昨守歲遭到的幹擾,明軍對老虎山一線的騷擾愈加頻繁。

    中午的時候,漢軍旗主力率先趕到江山縣,到了轉入夜前,綠營也匆匆抵達,清軍的總兵力也從一萬人激增到了三萬兩千戰兵。這不可謂不是一個頗為龐大的數字,但問題在於,同樣是在正月初一和正月初二這兩的時間裏,明軍的親丁鎮、遊騎鎮、左虎衛鎮、右虎衛鎮以及戎旗左鎮、戎旗右鎮多達六個鎮的大軍也陸陸續續的趕來,將明軍的總兵力提升到了兩萬四千之眾。

    到了這一的夜晚,清軍仍舊是有著兵力上的絕對優勢。但是這兩日下來,明軍卻顯得更有戰鬥欲望。

    由於大年三十的夜襲失敗,仍舊持主戰觀點的阿克善已經得不到滿洲將校的多少支持了。而且更要命的是,因為夜襲失敗後那幾個漢軍旗軍官背上了黑鍋,導致新近趕來的漢軍旗主力的將校們紛紛倒向了主守派的陣營——既然不話都不能避免背黑鍋,那麽不如隨大流兒,起碼還能落個法不責眾不是。

    如此,以梅勒章京阿玉錫為首的主守派掌握了大軍的話語權,再加上他們這三萬兩千戰兵之中有一萬四千是綠營兵,出於這段時間以來成形的對綠營戰力的不信任,濟度也不太生得出貿然出擊的心思來。

    然而,沉浸在了兵力占優,明軍奈何不得的美好之中不過短短的一夜時間,到了第二午飯還沒送到桌子上,濟度就收到了一個喪失了用飯的胃口的消息。而這個消息恰恰還是他特意派人去問來的,也不知道這算不算給自己添堵。

    “王爺,哈達納喇大人也許是被海寇拖慢了回援的速度,也許他並沒有從廣信府城那邊走……”

    濟度早前在命令噶達渾回援時,曾專門派了人去廣信府城,要求當地官府和綠營為偏師回援做好後勤準備。這是應有之義,但是幾過去了,原本一就能抵達的噶達渾卻始終不見蹤影,廣信府城那邊連個飛鴿傳書都沒有。覺得不對勁兒的濟度又派了人去廣信府城問詢,結果快馬加鞭送回來的消息卻是廣信府城根本就沒有見過噶達渾和他的部下們,甚至是連消息也沒有。

    一個大活人,或者是三四千個旗人莫名其妙的失蹤了,還是趕在濟度急需其赴援的時候,很難讓他產生異樣的心思。

    此間,覺羅雅布蘭口中的哈達納喇大人,指的自然也是噶達渾。因為納喇氏也稱那拉氏或是納蘭氏,這個姓氏主要出自海西女真四部的王族,比如康熙朝權臣納蘭明珠便是出身其中的葉赫部,所以他也可以稱作是葉赫那拉明珠。同樣的道理,噶達渾出身哈達部,所以也可以稱哈達納喇。

    由於出自四部王族,在女真史上亦是貴族姓氏,是故納喇氏在清軍中並不在少數。覺羅雅布蘭提及那位固山額真時用了全稱,即是區分,也同樣是在提醒濟度,作為大軍統帥,他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部下身上。如果噶達渾不能及時抵達,或者根本回不來的話,他必須做好最壞的準備。

    濟度雖然比起他的父親是一一地,但他也並不傻,更多的還是缺乏曆練和經驗。此刻,這位宗室前輩如此來,該當如何,他亦是了然於胸。可即便是這樣,他的腦海中卻還是不斷地冒出諸如“噶達渾到底跑哪去了”的疑問。

    懷著這樣的疑問,濟度又度過了兩,這期間,他一再派人去廣信府城打探消息,但卻始終沒有任何結果。可等到這兩過後,他卻再難以坐得住了,因為前往廣信府的信使送回來的最後一個消息竟然是玉山縣丟了。或者,明軍已經徹底切斷了噶達渾回援的道路。而就在同時,明軍似乎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增兵,率先趕到的便是一個叫做遊兵鎮的部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