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四十三章 船舶與航運(二)(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7986更新時間:2019-02-06 01:07:32

    到如今華夏東岸共和國的航運,那麽我們不妨來統計一下如今國內各大船隻的數量。截止到今年六月份(1645年),全國(包括海外殖民地)共擁有各類大艦船15艘,其中中型漁船4艘、內河汽船(包括5噸和7噸兩種規格)55艘、特種船舶(挖泥船、捕鯨船、移民專用船)9艘、商船(笛型船)4艘、蒸汽機帆船10艘,剩下的0艘則都是軍艦。

    注冊的正式海員數量也超過了1800人(不包括海軍),在新大陸地區也算是排得上號的了,甚至可以是首屈一指。隻不過比起荷蘭16萬艘船隻的規模比起來就有些不夠看了,好在東岸人目前有4艘經過蒸汽化技改的強大戰列艦,同時還有一堆快速巡航艦、護衛炮艦什麽的,再加上所處的關鍵地理位置,一般敵人還真不敢輕易招惹過來,否則他們的海上航線很可能會被東岸人在中途打爆。

    隨著政府對航運也越來越重視,投資力度越來越高,國內的造船、港航、運河、碼頭、海員培訓等行業必將迎來一個高速發展期。這對很多人來,確實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遇。

    文圖拉船長在轉運的帆布交接完畢後,囑咐了手下幾名船員不要離開碼頭太遠,然後他本人便施施然地穿過碼頭工業區,朝市區而去。碼頭附近基本都是一些配套工廠的廠區,其中有聳立著高大煙囪的錨鏈廠、有充斥著鋸木聲的製桶作坊、有勞動力密集型的製繩作坊、有用特製紡織機器編製高密度棉布的帆布廠,甚至還有一些為海軍提供各類遠航食品的玻璃罐頭作坊,總之是一派繁榮景象。

    這些依托鎮海造船廠生存的配套廠家經過現任鴨子湖地區專員、前政務院總理馬甲的鐵腕整治,目前已經規範許多了。一些資金不足、技術力量不足或者有偷漏稅行為的作坊主被清退甚至判刑,極大地避免了無序競爭。剩下的管理比較規範、產品質量較好、也沒什麽違法記錄的私人作坊主們則得到了聯合工業信貸銀行的優質低息貸款,供他們更新機器、培訓工人以及招募一些技術人才。

    配套廠家不成氣候,鎮海造船廠終究也做不大。這是一整條產業鏈,缺一不可。上下遊十來個廠子,數千名產業工人,必須都要確保能夠合格完成自己的那一份工作,這個造船產業集聚帶才能迎來真正的高速發展。而目前鎮海造船廠及其一連串配套廠家,無疑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qidian閱讀。)9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