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五十八章 魏氏經濟學(三)(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7892更新時間:2019-02-06 01:08:04

    而東岸人從濟州島上的牧場內也調撥了大約一千頭牛、三千隻羊、四百匹馬以及三百口豬,以實物貸款的形式發放到了洛東江畔種植區的農戶們手中。發放原則基本上定為明人農戶優先、保正甲長家庭優先、保正甲長推薦之農戶優先,以此類推,到最後才輪到普通朝鮮農戶家庭。

    洛東江畔的農業區墾殖計劃是魏博秋發展遠東經濟的重要一環,這裏氣候適宜、水源充沛、土地肥沃。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如果在此地推行已經東岸本土證明效率更高的三茬輪作製度,相信一定能夠獲得糧食的大豐收。然後這些收獲的糧食又能夠支援東岸人在黑龍江流域的大規模軍事行動,作用無疑是巨大的。

    除了農業種植外,釜山港也是一個條件優良的港口。雄心勃勃的魏博秋計劃花費三到五年時間,在釜山港修建起修船廠、永固碼頭、燈塔、海防炮台、中型棱堡以及大量的物資倉庫。然後依托這個港口輻射朝鮮內地,發展商業貿易。如今可慮的就是朝鮮雖然有六百餘萬人口,但國中並不富裕,這從他們支付贖島費尾款五萬兩銀子都拖拖拉拉就能夠看得出來。要想經濟滲透朝鮮,何其難也!

    不過朝鮮人再窮,對於日常衣食住行等各類必需品的需求總是存在的。那麽如何通過已經被東岸人撬開的一絲朝鮮國門門縫滲透進去,並最終將東岸人的商品銷售到朝鮮的各個角落,這才是魏博秋需要通盤考慮並緊密策劃的事情。

    魏博秋認為,要達到這個目的,首先就是需要讓朝鮮王國自覺或不自覺地融入到東岸人打造的遠東經濟圈中去。比如組織朝鮮內地壯丁去荷蘭人的殖民地打工,然後賺到的錢再通過僑匯的形式匯回朝鮮,這樣朝鮮人才有錢來消費東岸人的各種商品。當然除了這種方法以外,鼓勵朝鮮人多種糧食或藥材也是一條路子,因為這些都是東岸人需要的大宗商品。

    總而言之,經略朝鮮要從經濟、政治兩方麵共同下手,尤其不能著急,慢慢地、一點點地滲透朝鮮,以溫水煮青蛙的方式將朝鮮一步步納入魏博秋設想的大遠東經濟圈。這個經濟圈包括庫頁島及其周邊島嶼、日本鬆前藩、山丹地區、荷蘭人(抑或鄭家)的台灣以及部分大陸地區,如果這個經濟圈能夠自生循環起來,必將能夠產生極大的經濟利益,而作為其主導者的東岸人必然將占據其中最多的那份份額。

    7月7日,魏博秋乘船抵達了朝鮮另一處開埠港口元山津,然後開始指導起了這裏的各項規劃。等一切忙完並回到大泊港後,時間已經到了八月初了,一年一度的大馬哈魚漁汛季節漸漸開始進入**階段。(未完待續。。)u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