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零五章 既要戰爭,也要發展(二)(1/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7926更新時間:2019-02-06 01:08:16

    處於盛夏中的峽穀堡的清晨還是比較涼爽的。  早上五點,彭誌成在一幹護衛、隨從們的簇擁下,登上了一輛從下伊河鎮方向開過來的列車。

    這趟列車已經在峽穀堡停留了大半夜了,峽穀火車站的工人們在昨晚上八點火車停靠在此地後,就開始了緊張的卸貨工作。兩節木質貨車車廂內裝滿了專門為峽穀堡本地三千六百餘居民們維持生產生活運轉所需的各種物資,如:燃料(煤炭)、建築材料、日用品、機械設備等。

    在裝卸工們從火車車皮上卸東西的時候,峽穀火車站機修班的修理工們也對火車進行了一番緊急檢修。如今囿於東岸較低的冶金和機械加工水平,火車這種非常考驗國家工業總體實力的集成係統還相當之不可靠。

    機修工們給火車更換了一些磨損較厲害的軸承,同時也檢查到了幾個齒輪嚴重變形,最後,蒸汽機車的活塞連杆不知道是長久沒換了還是出廠的時候本身質量就不咋滴,表麵竟然出現了明顯的裂紋,這讓機修班的修理工們著實有些無語。這個要是斷了,行駛中的火車車速將驟降一半,甚至可能還會出現其他連帶問題。

    在將火車修理完畢,同時加足煤水後,工人們又往貨運車廂內裝載了約二十噸麥——這是給鐵路沿線的百尺崖堡供應的糧食。其實整列火車運載的物資大部分都是糧食,加上峽穀堡的二十噸麥一共是五十噸,剩下的三十噸是從下伊河鎮調集的。

    在伊河中下遊地區的七個鄉鎮中。隻有下伊河鎮、寧津堡、峽穀堡三地是有糧食盈餘可供輸出的。奇山鄉的糧食自給自足但基本無多餘。剩下新立未久的河陽堡、大沼鄉以及長山鐵礦目前都需要從外界輸入糧食,其中長山鐵礦更是糧食輸入大戶。

    實話,伊河地區農業條件確實不如鴨子湖流域,蓋因這裏的土壤不甚肥沃,再加上這裏的人口也不是很充裕,以及彭誌成這個大軍頭確實也不是搞經濟建設的好手,因此這些年來伊河地區也就勉強做到了糧食自給而已,但卻沒能多上繳中央一粒糧食用於出口。

    其中。梅林縣的糧食在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後略有些剩餘,但也用來填周圍的兩個新定居點的窟窿了。峽穀堡(500人)、寧津堡(1500人)、下伊河鎮(4000人)三地在去年共有約十萬畝登記在冊的耕地,這片尚未執行三茬輪作製度的農業區總計收獲了4000噸一般般,既不好也不太差;平均畝產則分別為80斤和46斤,大致與去年持平。

    因此我們可以從中看出,該地區增產的糧食主要還是靠新開墾的土地增收,糧食單產並未獲得提高。另外就是正進行地如火如荼的拉普拉塔戰爭也並未影響到下伊河鎮等三地,這片地區的農民們並未被大量抽調到前線。因此糧食產量得以維持住了並且還穩中有升。

    這些糧食去除掉本地居民們日常消耗的,三地差不多還能勻出約1800噸麥和同樣數量的大豆供於輸出。對於這些糧食。除本應上繳給國家儲備糧庫的部分外,其餘部分統一由伊河地區行政公署通過銀行承兌匯票予以強製收購,以支應正在修建西北鐵路的近九千名工人(包括南非勞務工以及百尺崖堡、梅洛堡兩地居民)所需的糧食消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