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零七章 風吹麥浪(一)(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7744更新時間:2019-02-06 01:08:17

    畢竟他們很多人在戰場上受了傷,身體沒以前那麽好,再加上他們也都是樸實的農民出身,多半不知道該怎麽經營自己拿到的大筆退伍金,因此便在士兵委員會的建議下回鄉做一些與農業相關的工作。比如眼前的購買農業機械然後租賃出去就是一例,這在如今東岸糧食播種麵積每年都在擴大的當下,絕對是一項長久穩定的收入。

    三後,正在自己門前曬場上翻曬麥粒的安德森家終於迎來了喜訊:明收割機就將開進他家的地裏進行收割。得到這個消息後,安德森立刻打發他老婆去村頭買點醃肉和啤酒回來,今晚他得請收割機的駕駛員(一名退伍軍人)吃飯,以便讓他幹活的時候的仔細點,別讓大量麥遺失在地裏——那可都是損失啊。另外,由於收割機是免費為大家收割糧食,因此工作期間不但駕駛員的口糧得準備好,連兩匹挽馬(進行輪換)的口糧——苜蓿、豆料——也得準備好,這是大家約定俗成的規矩。

    而前麵幾糧食收獲的結果也差不多統計出來了。最先收割的幾戶人家的糧食晾曬入庫後,經稱量畝產大概在70-90斤之間的樣子。新柯尼斯鄉的麥田46年年初開辟,當時開墾完畢後大夥往地裏種了些豆子、蔬菜或玉米、紅薯等雜糧,收獲後的秋又在鄉政府的統一號召下全部種上了麥——麥種由鄰近的鎮海縣河口鄉通過號公路運送進來。因此,從嚴格意義上來,其實新柯尼斯鄉的這些麥田都差不多是第一年的半生地,產量如此慘淡也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要知道,這個鄉的農民要麽來自大明北直隸、要麽來自立窩尼亞的普魯士公國,甚至還有少數來自農業技術較先進的英格蘭的移民,而且農業部還特地給這裏分了一定配額的安達盧西亞黑牛來出售(農地有機肥較多),因此如果是熟地的話搞成這樣那就很不應該了。熟地的收成應當在一百五六十斤/畝的樣子,西湖縣那裏就大多如此。那裏不但土地比這裏肥沃,牛的數量也比這裏多,灌溉係統更是遠超以旱地居多的新柯尼斯鄉,因此糧食單產足足是這裏的兩倍。

    安德森比照了一下那些農戶家的情況,嗯,大家照顧田地確實都照顧得比較勤,不過自己家有八頭肉奶牛,那些人都是些新來沒多久的窮光蛋,能有個一兩頭牛就已經是僥之幸了,糞肥數量怎麽能和自己家比?他估摸著,自己家這0畝麥田的單產當在100斤以上,運氣好些的話甚至可能會達到110斤左右。

    一畝地15斤種子(地力不夠肥,不能撒太多種子,否則癟穀數量會大增,生長過程中也更容易被雜草競爭倒,這其實明廣種薄收是一件非常不靠譜的事情),收獲在100-110斤,種子收獲比為1:7,已經相當不低了。相信隨著自己三茬輪作製度執行的年頭越長,這種子收獲比還會繼續上升。(未完待續。。)u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