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二十五章 逐漸複蘇的經濟(二)(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7732更新時間:2019-02-06 01:08:22

    鎮海廠內,已經整合為七個船台的老船塢內立刻人滿為患,大夥摩拳擦掌,誓要保質保量地完成這幾艘船!笛型運輸船是東岸共和國的經典遠洋貨船,大夥這些年來也造了幾十條了,經驗異常豐富,可以閉著眼睛都能整出來。

    此番七大船台上五個都鋪設起了龍骨(另外兩個船台給其他船做修理或者蒸汽化技改),木材加工車間內機器轟鳴,因為切割的都是新華夏運來的硬木,因此一下午便廢了很多高碳鋼的刀頭,但大家毫不在乎,因為沒什麽比在廠區裏聽著機器轟鳴聲更令人感到安心的事情了——這意味著大家的收入開始大幅度上漲。

    這五艘船造完後,還有五艘奧斯曼帝國民間運輸商人的訂單,這都是那些專跑黑海運輸的商人們訂造的船隻,他們實在受夠了以前那種技術落後、運量且又極其不安全的伊薩克船隻了。他們現在需要一些高效安全的大船,如果東岸人建造的這五艘船隻能夠讓他們滿意的話,那麽很可能接下來還將有第二批、第三批的訂單,這對於華夏東岸共和國的造船業來,無疑是極為重要的,因為他們現在的內需嚴重不足。

    不過無論如何,來自海外的大訂單終於將因為戰爭因素而陷入泥潭中的東岸造船業重獲生機,他們維持住了這幾家船廠的技術隊伍和一千多名熟練的產業工人,這對於有誌進行工業化的東岸人來才是最重要的。

    鎮海造船廠、大魚河海軍造船廠在經曆了一年時間可怕的大蕭條後走上了複蘇的道路,而這其實也是華夏東岸共和國一些外向型產業的縮影。在經曆了生產規模高速擴張的階段後,突如其來的戰爭以及國外市場的風吹草動都使得他們陷入了困境之中,比如紡織業就一直開工不足、皮具產業的需求也在不斷下降,總而言之,東岸的外向型產業現在是到了調整生產結構、優化產品質量的時候了。

    接下來隨著歐洲戰事的逐漸平息,英格蘭、葡萄牙、荷蘭、瑞典、德意誌地區的工農業生產秩序也將得以恢複,並進入高速發展期。到了那時候,盛行重商主義的歐陸國家中隨便什麽關稅壁壘、貿易摩擦、行業保護都將使得東岸產品的銷售變得困難重重,到時候如何調整工業生產結構並與歐洲人持續展開競爭,以讓東岸的工業化不胎死腹中,其實是非常考驗執政者智慧的事情。

    產業逐漸複蘇,而更深遠的危機卻也接踵而至!(未完待續。。)u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