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二十五章 逐漸複蘇的經濟(二)(2/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7732更新時間:2019-02-06 01:08:22

    現代廠的日子還能混一混。但鎮海廠、大魚河廠的廠區內可就門可羅雀了。所有工人都垂頭喪氣,因為大家明白。沒有訂單就隻能領基本工資:每個月五元——這還是在政務院上調了國有企業最低工資標準後的收入呢,以前更是隻有可憐巴巴的四元錢——在這個因為戰爭而貨幣超發、物價飛漲的年代,五元錢能幹毛?

    兩家船廠的管理層也比較著急,廠裏花十多年時間逐漸培養出來的大批產業工人每個月的收入直線下降,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搞得他們連在廠裏大聲話的底氣都有些不足。他們一邊前往巴西,上門推銷自己的船隻,一邊要麽組織工人植樹造林(都是櫟樹之類的船材)、要麽組織工人們去修修碼頭和公路,多多少少讓大夥賺一些辛苦錢補貼家用。

    隻是花費大代價培養出來的工人卻去修路植樹,這總讓人心裏不是滋味。而且這些大船廠陷入了蕭條之中,給他們做配套的廠更是經受了滅頂之災。由國家投資的錨鏈廠、機器帆布廠、木材烘幹廠還好,畢竟他們家大業大,而且他們錨鏈、帆布、木材之類的產品也不光光是造船上麵要用到,其他一些行業也會不時使用這些玩意兒,因此這兩家廠雖然也開工不足,但還能勉強支撐下去。

    不過那些私人投資的製桶作坊、製繩作坊、皮革作坊、鐵匠作坊甚至一些船隻內設裝潢作坊就很困難了,他們完全沒有任何收入來源。員工收入大減,企業主陷入巨額虧損之中,他們這些企業在整條造船產業鏈中資金實力最差、抗風險能力最弱,因此很多作坊在大蕭條之中都引入了新的投資者或者幹脆就是換了主人。原本的作坊式企業也在這場危機之中進行了兼並重組,企業數量減少、規模擴大,成本也降低了不少。不過在沒有新增訂單的日子裏,他們也隻有依靠交通部下發的一些微薄的補貼苦熬日子罷了,真要實現全行業的複蘇,還是需要三大船廠自己先接到生產任務再。

    就這樣苦熬了整整一年後,47年下半年,從歐洲返回的貿易船隊帶來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奧斯曼帝國政府訂購了十艘600噸級的笛型運輸船,每條船合同造價4萬元!這個消息如同一針強心劑注入了每一個造船工人的心裏,大家立刻扔掉手頭的修路植樹工作,然後興高采烈地返回了廠裏,準備開工建造新船。

    東方不亮西方亮,就該這樣嘛!國內因為水手數量嚴重匱乏以及財政困難而停造了新船(現代廠的移民船還在繼續建造),那麽給外國人造船就成了大夥的唯一出路了!這筆大單子,來的真是時候!

    木材烘幹廠內的煙囪裏冒出了久違的濃煙,大批從新華夏運來的大葉紫檀、紅檀木被送進了窯內進行烘幹;機器帆布廠也開始吭哧吭哧地編製細密厚實的帆布,織出來的帆布極為沉重、且帆麵上用染色布織了一些奧斯曼人指定的圖案;錨鏈廠內此時更是叮當作響,五大三粗的工人們正就著通紅的鐵水鑄造錨鏈。至於那些配套廠的企業主們,更是一躍而起,將回家幫家人務農或打零工的工人們又喊了回來,通知大夥立刻開工,準備給鎮海廠和大魚河廠做配套設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