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三十二章 資本(一)(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7996更新時間:2019-02-06 01:08:23

    這就是走了捷徑的後果啊!本來按照正常路子,農業應該是最先商品化、資本化的領域,在農業上完成原始積累的資本家們(也可以是政府等組織)開始逐漸進入利潤更豐厚的輕工業領域;等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整個世界工業化程度加深的時候,再逐漸進入重工業領域。但如今東岸的經濟發展顯然是走了捷徑,農業、輕重工業一起上,國內市場又很狹,全靠外部維持,再遇到戰爭的摧殘,以及執委會的諸位委員們治國水平也很一般,那麽國內經濟體係漏洞百出也就很正常了。

    也是到了這個時候,執委會的諸位官僚們才猛然發現,他們為了解決因為戰爭在國內引發的惡性通脹,而開啟了民間私有資本進入多個領域的進程,但這顯然又帶來了新的問題。私有資本的逐利特性使得他們慣於進入利潤最豐厚的行業,而為了快速獲取利潤,他們又會不擇手段地鑽各種空子。

    比如這一次對農村勞動力的爭奪,在通脹條件下實際收入水平快速下降的農民們被捕魚業的高收入所吸引,以及一些利潤率較低的工業企業(如建築材料公司、海產品加工廠等)的工人也被大量吸引,私人資本第一次對執委會一手建立起來的以公有製經濟為主的體係產生了強烈衝擊。

    如果放任這種行為繼續的話,那麽這些國營企業隻能提高工人工資來應對,這勢必會減少他們上繳的利潤額度。也就是,東岸共和國政府的財政收入將減少,而這些減少的財政收入裏的大頭本來都是用在大力從遠東移民上麵的,這種情況如果持續下去的話,東岸本土百姓的生活水平確實會有所提高,但從遠東移民的數量就會越來越少。

    換句話,其實現在的東岸就等於是全民犧牲自己的生活水平來從遠東移民(包括給新移民準備房屋、牲畜、種子和媳婦),隻不過他們不自知而已。但從長遠來看,一旦幾十年後的東岸政府被資本控製,那麽從遠東進行移民的計劃勢必將終止。畢竟對資本家們來,就近引進黑人、印第安人、馬來人乃至歐洲人都比明人廉價,這腦子有病才花大代價去遠東移民呢!

    幾十年後的事情執委會暫時不會去考慮,也管不著。因此,他們最終還是想出了一個折衷的辦法,即給漁船發放牌照控製規模,同時也鼓勵船主們去國外招募勞動力,其他需要大量勞動力的行業照同此例辦理。另外,他們也放開了對國內糧食價格的部分管製,允許麥等商品的批發價格在農業部指導價外上下浮動至多0%。這個典型的和稀泥政策,用某些人的話來就是,恰如其分地顯示了這屆執委會官僚們的治國水平。(未完待續。。)u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