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六十六章 社會變遷(六)(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7432更新時間:2019-02-06 01:08:31

    但隨著東岸國內各行業的大發展,木材這種重要的工農業原材料的消耗量大增,國內原有的產量開始漸漸不敷使用。除了之前那段延續了一年半時間的經濟蕭條期以外,木材的供需矛盾一直十分突出,貿易部為此緊急聯係了荷蘭人、英格蘭人開始加大進口,同時降低關稅,給予前來貿易的外國船長以優惠稅率。吸引外國船長過來並不是壞事,因為他們總不會什麽商品都不購買就空船返回出發地。

    除了進口這些圓木外,東岸人尤喜大量進口大量加工好的圓材、鬆木板、寬板、窄板、桶板等,這些將極大地彌補東岸加工能力的不足。要知道,單是出口奧斯曼帝國的那些大船船、軌道貨車客車、公路重型貨車客車、路軌枕木、炮架支架、工具用材等等,就已經讓東岸國內的木材加工產業不堪重負了。一些費時費力卻又沒啥利潤的產品加工,還是要逐漸從國營大廠裏剝離出去比較好,這些剝離出去的產業,一部分由國內資本承接——當然需要他們自己找工人;一方麵則是轉包給國外加工,目前熱拉爾山脈間的那些葡萄牙城鎮就已經陸續興起了很多木材加工作坊。

    這些作坊多則十幾個人,少的就是一個師傅帶著兩三個徒弟,他們承接東岸人下達的訂單,使用著東岸淘汰的水力或腳踏機械,用比舊大陸高出數倍的效率加工著各種標準尺寸的木材,然後再統一運到東岸結算材料費、加工費什麽的。再加上這些城鎮內大量存在的為東岸共和國服務的手工業者,可以熱拉爾山脈附近內如今已經增加到六個的葡萄牙村鎮,至少從經濟上來已經被牢牢納入了東岸的體係之內。

    東岸的政府對他們沒有任何管製,同時也沒有任何義務,但卻通過金錢的魔力驅使著這些城鎮依照東岸的意誌來運轉。這種魔力甚至超越了種族、宗教和文化的鴻溝,讓那些從舊大陸輾轉而來的葡萄牙人、德意誌人、愛爾蘭人、蘇格蘭人日複一日地為東岸生產著大量自己不生產的手工製品。同時他們又購買了大量來自東岸的日用品以維持生活,等於將辛苦賺來的利潤轉手又還回去了很大一部分,他們甚至連糧食都難以做到自給,需要就近從平安縣購買東岸麵粉,宛如標準的東岸殖民地經濟體係。

    不過總體而言,隨著華夏東岸共和國人口的加速增長,以及對來自國外的如大鬆木、樅木之類的普通大木關稅的逐步提高(應國內生產商強烈要求提高,以保護國內產業),目前東岸木材的自給率也在逐步提高。至少,在1648年前十個月的統計中,進口木材裏來自新華夏殖民地的木材已經占到了一半以上,比起一年前足足提高了八個百分點!(未完待續。。)u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