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十二章 炮艦外交(二)(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7474更新時間:2019-02-06 01:08:55

    “條件也算不錯了。”這是拿到《霍爾木茲條約》副本的郭子離少校第一時間的評價。有了這份條約,波斯王國這個擁有一千多萬人口(當然有消費能力的人口遠於此數目)的龐大市場就向東岸共和國敞開了一絲縫隙。若是花大力氣好好經營的話,在將來未必就不能全占了這個市場了,這對目前出口市場相對單一(主要集中在舊大陸的歐洲)的東岸工業企業來,絕對是一個福音。

    對了,在吉文少尉與波斯人簽署的條約附錄中,還有一條對東岸來極為重要的條款:華夏東岸共和國可每年以陸軍裝備(包括武器、護具、輜重等等一切軍資)向波斯王國交易生絲,交易的最高上限為十萬圖曼(折合東岸銀元約90萬元),以目前的行情來大概相當於1400擔生絲(1擔近似於100公斤)。雖然比不上英國人每年最多可以購買000擔生絲(事實上英國東印度公司不知出於什麽原因,從未用足過這個額度),但也相當不錯了,顯是東岸人物美價廉的陸軍武器讓波斯人大為滿意。畢竟他們現在的陸上邊防壓力還是不的,奧斯曼人、烏茲別克牧民、莫臥兒王朝軍隊以及不服管製的土庫曼人,哪一個都無法讓他們掉以輕心。

    可以想象,在波斯王國的土庫曼部落騎兵以及“格胡蘭”新式部隊(步、騎、炮兵齊全)用慣了來自東岸的武器後,他們會對此越來越依賴,這便成了一個長久的生意。如今他們與印度人關於坎大哈的歸屬鬧得很不愉快,差點就兵戎相見,相信這些裝備到來後,總能助漲波斯人一點野心才是。

    與波斯人達成協議後,4月8日,郭子離下令全艦隊拔錨升帆,然後朝奧斯曼帝國蘇伊士港而去。按照計劃,他們將在那裏與來自東非運輸公司的船隻匯合,然後裝運已經在那滯留很久的剩餘波蘭戰俘和女奴。今年東岸在歐洲的貿易受挫,莫三手頭可能會沒有足夠的資金來購買戰俘,目前蘇伊士港需要運走的人口可能不會太多,應當能一次裝完。(未完待續。。)u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