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三十四章 南巴塔哥尼亞(十一)(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7494更新時間:2019-02-06 01:09:13

    話在南巴塔哥尼亞這麽一個地廣人稀的地方,如今普通居民(特指已經安頓數年,有工作、有家室、有田宅牲畜以及華夏東岸共和國身份證的居民)的生活水準真的不能算差。就如同19世紀初阿根廷的高喬人經常能吃肉(他們甚至對牛身上不同部位的肉還甚為挑剔)一樣,南巴塔哥尼亞的東岸居民雖不會像高喬人那麽誇張,但吃肉對他們來真不算個事,省點錢的吃廉價的鯨肉,稍微有點錢的吃牛肉,最有錢的能吃羊肉、鹿肉、鴕鳥肉。他們以黑麥為主食,經常消費一些諸如智利竹莢魚或馬島槍烏賊之類的海產品,有時候也會買些肉來食用。

    頻繁的高能量穀物以及動物性蛋白質的攝入,使得這些人(以明人為主)在定居數年後,曾因長期營養不良(慢性饑餓)而引發的健康問題得到了極大的緩解,其工作效率也大大增加。在舊大陸受過摧殘的大人都這樣了,在新大陸出生的“新東岸人”自然是身強體壯了,據不完全統治,在東岸本土出生的孩子們在長大後,其身高普遍超過父母一截。要知道這時候明人與歐洲人的身高並沒有什麽顯著的差別,東岸的孩子們能長這麽高、這麽壯,主要還是營養充足的緣故,比如肉食、奶製品和穀物的充足供應。

    這個統計結果曾經讓東岸本土一些穿越眾們大為唏噓,聯想到曆史上“我大清”時期的中國因人口暴增隻能吃紅薯土豆玉米勉強活命,而歐洲人因為發現了資源豐富的新大陸及海外殖民地而使得生活水平盤旋上升,兩個種族之間的身高、體型就漸漸拉開了差距。如今東岸人享受了這種人少而資源又豐富的紅利,國內民眾的生活水平也逐年上升,假以時日,這體型、身高必然也會遠超歐洲人和明人——或許隻有阿根廷南部的印第安人的身高比東岸人還高了吧,人家那純粹是基因好。

    午餐在一片靜默聲中結束。吃完後,莫茗拿起侍從遞過來的熱毛巾擦了擦嘴,然後看了看正襟危坐在長條型餐桌兩側的南鐵官員們,笑了笑,道:“今大家吃的這頓飯,規格可不差啊。大家數數,光啤酒瓶就幾十瓶了吧?山毛櫸堡那個地方才幾個人,一年也產不了多少大麥,釀製的啤酒產量更是有限,如今被我們幹掉了這麽多,壓力著實不啊。”

    幾個和自認和莫總裁關係比較親近的下屬湊趣地笑了兩聲,其他人則仍舊一本正經地坐在座位上,大腦在急速轉動著,判斷莫總裁今這是在唱哪出戲。聯想到最近公司內部風傳的要開放秘魯糧食進入南鐵轄區的消息,再看看今餐桌上以黑麥為主食的午餐,一些人心裏便有了數,這是要在糧食上麵做文章啊!(未完待續。。)u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