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九十三章 長江之役(六)(3/4)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12786更新時間:2019-02-06 01:09:29

    7月7日,東岸大軍隻一輪進攻,城內區區千餘清軍便四散而逃,知府、知縣等在斬殺妻女後,飲毒酒身亡,太平府的府城就此陷落。劉海洋當夜裏就下船進了城,然後令劉國昌帶領上萬人馬搭乘船隻直取蕪湖。蕪湖縣本來有一個參將帶著數千人馬駐守,可惜此刻已經去南京頂著大太陽跑步去了(東岸人戲稱,意為清軍在野地裏被四處調動),蕪湖對於劉國昌的大軍來根本就是不設防的,取之易如反掌。

    7月1日,當劉海洋率領的盟軍主力二萬餘人走陸路(順帶搜羅糧草、牲畜)抵達蕪湖縣城時,劉國昌的大軍早就已經再度出發去攻取西邊的繁昌縣了。那裏有些躲藏在山間的抗清武裝趁機暴動,裹挾起了數千人呼應盟軍的行動,目前張煌言已經親自帶人過去聯絡了,若是把他們收編了多多少少也是股助力。

    7月0日,盟軍主力在荻港匯合,然後迅速征發當地夫子修建城寨,並等待海軍艦船從下遊運送物資補給過來。其實他們這半個月來在太平府內的戰鬥幾乎沒什麽烈度可言(隻斃傷俘清軍00餘人),各類軍資消耗極少,火藥、鉛子之流甚至比戰前還有所增加(因為有了繳獲),完全可以不等下遊送物資過來便繼續掃蕩周圍。但劉海洋覺得還是等一等再,看看清軍的動向,畢竟他們的主要目標還是吸引江西、湖廣戰場上的清軍東調,若是這部分清軍堅決不動,那麽他們在這裏再折騰也沒用,隻能練練兵而已。

    而這個時候,太平府幾乎全境淪陷的消息應該已經傳到更上遊的池州府、九江府了吧?清軍這個時候可就要仔細權衡判斷了,即到底要不要抽調江西戰場的兵馬東下,救援江南省;而一旦抽調了目前正處於守勢的江西清軍,那麽勢必要從湖北抽調人馬填補空當,不然難道他們不怕南昌等贛北府縣被郭升、王得仁二人攻克麽?

    所以,這個抉擇可謂是關乎全局,一切隻看清軍統帥怎麽判斷。如果他判斷能夠在江南被黃衣賊鬧個底朝之前消滅順軍二三十萬人馬的話,那麽坐視江南糜爛也未嚐不可,畢竟先解決大敵也是正理;當然了,如果他判斷短時間內無法消滅順軍主力——這似乎是大概率事件——那麽就得老老實實抽調精兵東下填補江西戰場的空缺,以便耿仲明、沈誌祥二人能抽身救援江南,畢竟江南糜爛的後果不是什麽人都能承擔的。大家明年還要不要過日子了?

    8月16日。就在盟軍剛剛從寧國府得南陵縣掃蕩而歸之時。大隊清軍出現在附近的消息終於傳了過來,正在搜集糧草的王朝先部一支遭到耿仲明所率馬隊的突襲,五百餘人全軍覆沒。而這立刻就引起了東岸人的重視,劉海洋急令各部收攏,同時派出人馬不斷打探消息。清軍兵馬頂著八月的炎熱氣遠道而來,那就是疲軍、累軍,如果數量不多的話(兩萬以下),劉海洋倒打算和人打一打的。

    不過清軍的數量顯然出乎他的預料之外。從池州府、寧國府以及江北偷渡而來的清軍數量多得不像話,看樣子幾有六七萬人。而且,在江麵上巡邏的海軍炮艇報告,附近有清軍水師活動的跡象——清軍水師試圖在江裏打樁,以阻止東岸船隊西上。

    聞知這個消息的劉海洋不驚反喜,因為這意味著湖廣戰場上的清軍兵力很可能被削弱了,他們之前高歌猛進的氣勢很可能會為之一挫,這對順軍收容亡散、重整部伍、修繕城防、調整部署有著極為關鍵的意義。

    清軍主力很快就從四麵八方壓向了的荻港,東岸不過三萬出頭的兵馬不敢浪戰,紛紛退避了回來。然後依托營寨和大炮與清軍對峙。劉海洋深知自己此刻在荻港多待一分鍾,就為湖廣、江西戰場上的明軍、順軍多爭取到了一分鍾的時間。意義無比重大。於是,他再度在長江南岸當起了牛皮癬,隔著鐵絲網、大木、水泥、夯土構築的營寨,依托大炮、火槍和箭矢,與清軍展開了無聊的對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