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九十一章 西南(八)(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6284更新時間:2019-02-06 01:10:21

    話西南鐵路東段目前已有兩個縣級行政單位,分別是下轄五個鄉鎮的桃園縣(10849人)、下轄四個鄉鎮的鳴鶴縣(10806人)。兩個窮得叮當響的農業縣份一個在1655年時財政收入(指歸屬縣級政府的稅收)隻有7萬元,另一個更是隻有6萬元,幾乎什麽事也幹不成。縣政府在支付完全縣雇員工資後,剩下的錢也就夠在縣裏麵搞一搞衛生防疫、疾控宣傳什麽的,連在全縣範圍內推廣學教育都做不到,財政窘迫的程度實在是慘不忍睹。

    不過這兩年隨著糧食出口貿易的盛行,兩縣財政收入增長較快,幾乎每年都保持著0%的遞增速度,讓縣裏一眾官員們稍稍鬆了口氣。而糧食出口增加了,西南鐵路的營業收入自然也隨之水漲船高——雖然不至於多少年收回成本,但至少每年的維護費用和人員工資是掙出來了,多出的一些盈利還能在鐵路沿線著手豎一些電線杆子、建幾座電報房,為將來全麵鋪開有些電報做準備(當然這得在“趕走”熱那亞人之後才能施行了)。

    而既然鐵路造出來了,那麽棄之不用自然也是一種極大的浪費。至少相比於在北方鴨子湖流域的丘區設置新定居點,在西南鐵路沿線安置人口的成本要大大降低、速度也大大加快,因為他們運輸建築材料和人員的成本低、效率高。尤其是前者,當整列火車拉來大量水泥、石灰、磚頭、木材等建築材料的時候,一個新定居點的建設就將變得容易許多。

    這不,執委會已經下令在鳴鶴縣以西地帶再新置一個縣的疆域——除了西平堡外,周邊還有數個新置定居點,分別是位於後世特立尼達城附近的廣陵堡,位於廣陵堡東南方、後世大薩蘭迪鎮附近的大化鄉,位於後世伊斯梅爾.科迪納斯村附近的大隆鄉,位於後世聖何塞.德馬約城附近的大德鄉。目前這總計五個定居點加起來也不過才六七千人的樣子,尚無任何產出,不過相信在西南鐵路的帶動下,這個西接蔡家宅鄉、東達鳴鶴縣勝利鄉的地區很快就能發展起來,成為又一個舉足輕重的農業縣份。

    由於今年新增了很多來自波蘭和立陶宛的戰爭難民,因此分配到西南鐵路沿線的很多都是這類人,再加上本地本來就有許多來自意大利、西班牙的主教定居者,因此鐵路沿線諸鄉鎮的宗教氛圍漸漸變得濃厚了起來。一些虔誠的信徒在求告官方未果後,便自己動手修建起了幾座簡單的主教堂,然後將此作為周邊信徒們的聚集場所,而這,無疑是犯了東岸政府的忌諱了……(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