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二十四章 以打促和(五)(2/4)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10786更新時間:2019-02-06 01:11:04

    夕陽下的鄂霍次克海

    鄂霍次克海北淺南深,北部近岸是大陸架區,中央是大陸坡區,南部薩哈林島(庫頁島)東側和千島群島內側是兩個深水海盆。海盆邊緣的千島群島位於地殼活動帶,北部和西北部為深達00米的大陸棚,而其餘地區(約占總麵積的70%)是深00-1500米不等的大陸斜坡。海底常發生地震和火山活動,有0個活火山和70個死火山。海底地形自北向南傾斜,北部大陸架寬廣。東南部有著名的千島海盆,最深處達51米。鄂霍次克海南北氣候差異明顯。北部處於高緯度,又伸入亞洲大陸,具有副極地大陸性氣候。冬季嚴寒而漫長,夏季溫暖而短促,年降水量400-700毫米;南部受海洋調節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1月北部平均氣溫零下4,南部零下10;8月北部平均氣溫11,南部則為17。冬季來自大陸的幹冷西北風。不僅可以激起海麵大浪,而且引起大範圍降溫,使大部分海區結冰。北部一般11月開始結冰,冰期持續到來年6月,南部冰期大多不超過個月。海區結冰或有浮冰,不利於航行。海海區因有寒流和暖流交匯,而有濃霧形成。海水中營養鹽類較多,利於海洋生物繁殖,產堪察加蟹、鮭魚、鯡魚、鱈魚、鰈魚等。重要港口有馬加丹、鄂霍次克等。

    海岸狀況編輯

    沿岸大部高峻陡峭;堪察加半島西岸、薩哈林島和北海道島北岸低平,多瀉湖,岸線較平直。大海灣有舍列霍夫灣、薩哈林灣和捷爾佩尼耶灣。其間散布著注入該海的地區性大河的河口。諸如黑龍江、烏第(Uda)河、鄂霍塔(kha)河、吉日加(Gizhiga)河及品仁納河等。

    地質活動情況編輯

    香港文台008年7月5日上午10時19分記錄一次猛烈地震,震央位於俄羅斯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之西北偏西約80千米,地震規模為裏氏7.5級。經初步分析,震中位於鄂霍次克海(北緯5.9度,東經15.0度),目前尚未有傷亡及損毀報告。

    中國地震台網正式測定:01年05月4日1時44分在鄂霍次克海(北緯54.9度,東經15.度)發生8.級地震,震源深度600千米。本次地震有兩個顯著特點:1、深度超過600千米的巨大地震,這在地震觀測史十分罕見;、由於震源深達600千米(位於地幔中),地震波傳播速度更快。能量衰減減慢,低頻成份攜帶的巨大能量得以傳播的更遠,這使得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震感。

    氣候特征編輯

    鄂霍次克海屬溫帶季風氣候。平均氣溫:月北部零下0,南部零下7;8月東北部1。南部18。表層水溫:冬季在0以下,夏季8-1。表層鹽度5‰-5‰。海域從10月至次年6月結冰,月結冰範圍最大,冰厚1米。4-8月多霧,北部和西北部時有濃霧。冬季多暴風雪。不規則日潮、半日潮。最大潮差1.9米(品仁納灣),流速約7.5節。海流呈反時針方向環流,流速0.5-1.5節。年降水量:北部710毫米,南部1040毫米。年平均氣溫隨緯度而異,北方為零下6,南方為5.5;在同一緯度上,東部又比西部高10。月平均氣溫以1月為最低,北部的舍利霍夫灣和烏達灣為零下4,而千島群島和堪察加南部為-10;8月為最高,北部為11。南部為17。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