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雄三鎮(一)(2/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762更新時間:2019-02-06 01:11:07

    從17年(明洪武五年)開始確立這種藩屬關係,當時的明王朝封琉球王為郡王級王爵(同期朝鮮、日本為親王級),這樣一直持續兩百多年,到清初1646年,清朝向琉球詔諭,琉球王遣使臣到中國朝貢,受到了順治皇帝的接見,當時的清朝皇帝封琉球王為尚質王,定二年進貢一次,並於康熙年賜匾“中山世土”,現懸掛在首裏王宮正殿上(為複製品,真品毀於戰火),國人去琉球旅遊時候必可見到。166年(康熙二年)和1756年(乾隆二十一年),清帝兩次賜印給琉球國王,乾隆所賜之印寫有“琉球國王之印”字樣。尚氏王朝貢不絕,采用中國年號,沿用漢唐文化。1875年5月,日本派軍隊攻占琉球,強令琉球國王停止對中國的“朝貢”,為了消失中流之間“宗藩關係”的痕跡,6月又強令琉球改用日本年號,琉球國王不堪日本的收複,於1877年4月密遣紫巾官(二品官爵)向德宏等人來華,呈遞國正密信,懇求阻止日本的吞並行徑。清廷派何如璋到日本進行交涉,但未取得成果。1879年月,日本政府派兵占領琉球,月0日正式宣布琉球為衝繩縣。1879年7月日和日,琉球國王又密令紫巾官向德宏兩次赴津拜謁李鴻章,請求清政府問罪於日本。10月4日,琉球耳目官(一品官爵)毛精長等人到北京總理衙門“長跪哀號。泣血籲請”。希望清政府能在“俯憐二百年效順屬藩”的份上援救琉球。雖然清政府與日本再次進行交涉。但由於日本的蠻橫和清政府的軟弱,琉球終為日本所侵占。[1]

    從明太祖時期開始向琉球派遣冊封使,即專門代表當時中央政府冊封琉球王的使節,明清先後派出4次冊封使前往琉球,琉球王隻有獲得朝廷的冊封,才具有正統、合法的地位。描繪中國冊封使,其壯觀的隊伍,嚴肅場麵的卷軸《中國冊封使行列圖》。如今還收藏在那霸的衝繩縣立博物館。史籍中有大量有關琉球的記載,當時的日本人對琉球的了解多是從冊封使所著使琉球錄中得知,其中1719年清康熙年間冊封使徐葆光所著《中山傳信錄》當時對日本影響極大。被譯成日文,成為日本人了解琉球的重要資料來源。最後一次冊封使冊封琉球王是1866年。

    在185年美國與琉球王國簽定的不平等條約時候,琉球與美國的交往和條約文本出於對中國的禮節使用了部分漢語,使用的是清朝“鹹豐”年號。甲午清廷戰敗後,日本一直霸占琉球至1945年,後為美軍占領,美國在戰後長期有將琉球據為己有的意圖,在當地禁用日本昭和年號。並適當引入英文書寫係統。

    命名

    琉球群島在元、明、清時為獨立國家,其中明清時為中國的附屬國。

    琉球之名的來源有兩種法:其一。是“台灣”[]。公元6世紀中後期,隋煬帝令羽騎尉朱寬出海尋訪海外異俗。行至今日與那國島(今******西南170公裏)時,見一片珍珠般的島嶼浮在海麵中,“若虯龍浮在水麵”,遂為其取名流虯。唐朝編纂隋書時,為避帝王龍諱,將該地更名為流求,一流求是指台灣。至朱元璋時期,將該地美名為琉球,意為琉璃玉和珍珠球,可見其壯麗奇絕的景色。

    其二,是“留求”。日本承和二年(85)唐大和九年日本僧人真濟所編的《性靈集》中稱琉球為“留求”,意為人在大海中漂泊時欲求的駐留之地。讀作“ryukyu”。實際上“留求”的稱法和釋義最早源於日本推古皇時期(即中國的隋朝時期)的日本百濟僧人。後因鑒真東渡、逗留此島,之後“留求”,亦為了追求而留下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