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五十六章 北寧(一)(今日四連發)(2/4)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11420更新時間:2019-02-06 01:11:13

    金鯧

    金鯧

    萬~5萬粒。

    金鯧

    學名卵形鯧鯵,地方名稱黃臘鯧,金鯧,該魚體側扁,卵圓形,臀鰭與第二背鰭略相等,都顯著比腹部為長。頭側扁,尾柄細,體披圓鱗,不易剝落。魚肉為白色,細嫩,鮮美可口,為南方沿海名貴海產經濟魚類之一。金鯧魚是暖水性中上層魚類,棲息在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的熱帶、亞熱帶和溫帶海區中。金鯧魚體型較大,一般不結成大群,春夏季由外海遊向近海,冬季又遊到外海深水區。大的個體有5公斤~10公斤。金鯧魚肉細嫩,味鮮美,為名貴的食用魚類,唯產量不大,所以可作為海水養殖的對象。

    紅鯧

    紅鯧

    紅鯧

    學名短蓋巨脂鯉,別名也叫淡水白鯧,成體有著黑色的背鰭和閃耀著桔紅色金屬光澤的腹鰭。原產南美亞馬遜河,為熱帶和亞熱帶魚類。具有食性雜、生長快、個體大、病害少、易捕撈、肉厚剌少、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等特點,在擴大池塘養殖對象,增加單位麵積產量方麵是一種有價值的魚類,幼魚階段還可作觀賞魚。淡水鯧於198年被引入中國台灣省,之後人工繁殖成功,開始在淡水魚塘推廣養殖。1985年從台灣省經香港引入廣東省試養,1987年獲得人工繁殖成功,以後逐漸推廣全國,成為年產量最高的名特品種之一。

    花鯧

    花鯧

    花鯧

    學名巴西真鯧,體延長或體甚高而側扁,口中大,口裂斜,上頜骨後端達眼中部下方。前鰓蓋骨邊緣具棘,背鰭和臀鰭基部被以鱗片,背鰭鰭棘部與鰭條部相連,5~9鰭棘,鰭棘柔軟,最末鰭棘長度等於相接鰭條。臀鰭鰭棘,尾鰭凹形或叉形。背鰭8~9鰭棘7~9鰭條,臀鰭鰭棘~5鰭條,側線鱗100~10,體長為體高的1.9~.6倍,椎骨9。原產於西南大西洋區,從巴西至阿根廷火地島海域,棲息深度-1米,

    刀鯧

    刀鯧魚,又名眼眶魚、皮刀魚,屬肉食性魚類,喜歡

    刀鯧

    刀鯧

    追逐發光的獵物,主要棲息於較深的水域,有時會遊到沿岸水域覓食,甚至發現於河口區。體近似三角形,甚側扁。背緣淺弧形隆起;腹緣深弧形隆起,銳薄如刀。口前位,幾乎呈垂直狀。體被細鱗,不易察覺。側線不完全,分兩支。背鰭基底長於背鰭,大部鰭條埋於皮下,僅末端外露。腹鰭條細長。尾鰭叉狀。體背深藍色,腹部銀白且有淡黃色。側線上下有-4列藍綠斑,比銀鯧魚肚子大。市場上常有不法商家用其冒充銀鯧魚售賣,但其營養價值遠不及銀鯧。

    烏鯧

    俗名黑鯧、鐵板鯧、烏鱗鯧。分布於印度洋北部沿岸至朝

    烏鯧

    烏鯧

    鮮、日本以及中國沿海等,屬於熱帶及亞熱帶中上層魚類。其一般生活於水色澄清的海區。體呈卵圓形,高而側扁,體長可達40厘米以上。背、腹緣甚凸出、頭,吻短,口,兩頜牙細尖,鰓耙粗短。體被圓鱗,呈黑褐色。側線明顯稍成弧形,尾柄處的側線鱗較大,形成一隆起脊。[1]

    灰鯧

    近海暖溫性魚類,分布於我國沿海和日本、東南亞等地。灰鯧生長迅速,肉質肥厚,口味鮮美,是上等的食用魚,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體呈菱形。背鰭和臀鰭顯著延長,尾鰭分叉,下葉延長。背部青灰色,腹部灰白色,皆具銀灰色光澤。灰鯧為近海洄遊性中上層魚類,平時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