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九十七章 福山城(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686更新時間:2019-02-06 01:12:29

    水力資源

    鴨綠江流經長白山地,河穀陡窄,比降大,水力資源萬千瓦。幹支流多良好壩址。其支流璦河水能蘊藏量5萬千瓦。截至6年,璦河上已建成9座電站,總裝機968千瓦,年電量471萬度。水豐電站是中朝合營的第1座大型電站,此外還有雲峰、桓仁、回龍山、太平哨等以電為主、結合防洪、灌溉、航運等大中型綜合性水利工程。[7]

    洪水特征

    鴨綠江洪水主要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最大洪峰流量為17立方米/秒。由於曆史上曾生過特大洪峰和水災。為防止水患,於民國年間在丹東市內江岸一帶修築了多處土壩和混凝土結構的江堤。江堤高五公尺,寬二公尺,長二公裏,設有十四座壩門,以減少洪水造成的損失。[7]

    源頭至河口落差44,河口多年平均徑流量91億。流域地勢東北部高,西南部低,海拔一]445。

    臨江以上為上遊,沿江兩岸山嶺連綿,海拔5—15。河床坡度極陡,一般在1%~4%。因受地形影響,降雨不均,夏多冬少,汛期年降雨量87。長白縣城以上,多高山峽穀,森林茂密,坡降陡,水流急.穀寬5~15,水能資源豐富。

    水豐至人海口為—廠遊河段,河穀開闊,兩岸有低山丘陵和較窄平原,江心多沙洲。江中島嶼近個,以文安灘為最大,丹東附近江寬5k,流到東溝分兩支入黃海。支流受構造控製.多與幹流成直交。

    鴨綠江上遊沿岸有片地區為玄武岩外,整個河床由前寒武紀岩石構成,流至河口灣處衝積層開始向外擴展。河流流過的大部分河穀很深,與峽穀相似。

    鴨綠江沿江為候濕潤性溫帶季風氣,冬季寒冷,夏季溫暖。上中遊自然條件相差很大:7月份平均氣溫,上遊為18~,中遊為.;1月平均氣溫,上遊為-17~-,中遊為-14.8~-15.9。每年1月初至4月中為江麵冰封期,不能通航。由於鴨綠江位在叢山之中,並且離海洋不遠,因此沿途雨量充沛,中下遊年降水量可達11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6~9月。[8]

    鴨綠江全流域氣候涼濕,分布以紅鬆、楓樺為主的針闊葉混交林,下遊多櫟林。[4]

    197年開始建設水豐水電站,1941年電。1955年成立中朝鴨綠江水力電公司,雙方合營水豐電廠並進行了恢複改建;1959年中朝共同興建的雲峰水電站於1965年電。經中朝鴨綠江幹流規劃推薦的太平灣水電站198年由中方開始建設,1985年電。渭源(亦叫老虎哨)水電站1978年由朝方開始建設,1984年電。鴨綠江幹流上現已建成4座大中型水電站,總裝機容量188萬k,年電量77.4億k·h(包括水豐水庫兩側的擴建電站),占可開水能資源的77%。同時在中國境內支流渾江上建成了桓仁水電站為龍頭的梯級電站,在朝鮮境內支流禿魯江上也建成了禿魯江水電站。

    鴨綠江幹流可開水能資源有5萬千瓦,年電量1億度。截至1984年,鴨綠江幹流上共建成四座大中型水電站,分別是水豐水電站、雲峰水電站、太平灣水電站和老虎哨水電站,總裝機量188萬千瓦,年電量77.4億度。另外,在鴨綠江的支流渾江上也建有恒仁、回龍山、太平哨三座中型水電站,總裝機量45.5萬千瓦。[1](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