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十七章 西印度洋(四)(2/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366更新時間:2019-02-06 01:12:35

    半時後,隨著一聲響亮的汽笛聲,正在裝載貨物和人口的某艘機帆運輸船上也響起了水手長粗大的嗓門聲,那是在提醒尚未來得及登船的客人趕緊上船,船隻二十分鍾後就要開了,所有人逾期不候。

    這是一艘噸位為115噸級的移民運輸船,是幾條不多的專走印度洋航線的船隻之一,剛剛在定海港整修完畢,目前正是煥然一新的時候。在這個東南風盛行的季節裏,這艘船本來是不會逆風出航的,可誰讓如今南方局勢緊張,廣東乃至南明朝廷急需大量的軍資、器械呢?因此,這幾條移民運輸船近日將分別從登萊、寧波的港口出,船艙裏滿載各類戰爭物資(底艙則用的是從日本走私來的銅塊和銅片),打算前往海珠島商站卸貨,然後在那邊就地修整個大約兩個月的時間,最後再裝滿來自廣東的疍民和普通移民,出海經北印度洋抵達新華夏島。

    至於其他的大隊運輸船,則要等到十月下旬東北風乍起的時分,才會出海運輸移民,且他們走的是南印度洋航線,同時也是運輸的主力。話前幾年山東災害頻繁,所得數十萬災民除就地安置在登萊、遼東、黑水的之外,其餘加起來尚有三十餘萬人待運,足足可以令遠東所有的移民船運輸到167年結束(1675年抵達本土),這起來都是梁向儉的政績了。同時,也更堅定了東岸政府平衡遠東局勢,以撈取利益和人口的想法。

    167年8月5日,幾艘走印度洋航線的移民船抵達了珠江口,然後下錨碇泊在了虎門的亞娘鞋島一帶。自從167年英國威德爾商船隊襲擊並摧毀了虎門炮台後,這裏就日漸廢棄了下來,因為領有廣東的李成棟不想花費巨額資金修複炮台——東岸工程師曾經給出過李成棟預算,指出光大口徑、長身管的海防火炮的采購、安裝就要十萬兩銀子,此外炮台本體、要塞的建造、修複也是一項大工程,如果再加上人員的招募和培訓的話,那麽一次性支出三十萬兩銀子都不無可能,當然這其中也有東岸人大肆虛報妄圖牟取巨額利潤的因素在內,隻可惜李成棟沒上當。

    而李成棟既然看不上這裏,那麽自然有人會撿起來。這不,江誌清在聽聞此事後,立刻囑咐手下人前往虎門炮台一帶走訪、踏勘,然後給出一個東岸人在那裏修建要塞式炮台的可行性方案。軍事工程師的回饋總體來比較樂觀,他們指出原本虎門炮台(含有多處炮台)在三十多年前被英國商船炮轟並登島作戰後損失頗多,當時很多火炮被英國人俘虜,其餘的也被其毀壞,後來無論是明朝政府還是後續統治的李成棟,都沒有撥款對其進行恢複,這大概是因為他們都不是海洋政權的緣故吧。

    等到167年的今,就連炮台的主體建築在也日複一日的風吹雨打之中朽壞不堪了,東岸人能夠利用的,怕是也隻有當年的地基了,其餘磚頭、石塊、木料等建材都得就近采購或從他處運來,修建起來的成本隻怕不會很低。不過,看起來江誌清的決心還是比較堅定的,他一麵從已經頗為緊張的財政中撥錢,同時也讓台灣銀行出出血、讚助一部分欠款,反正他也覺得炮台對台灣銀行的好處最大,讓他們出點錢真不算過分。

    毫無疑問,這個炮台修建起來後,自然不是留給李成棟享用的,而是東岸人拿來切實控製珠江航道的利器,屆時整個珠江航道的貿易也都將掌握在東岸人的手中,就如同當年荷蘭人控製了南尼德蘭斯海爾德河出海口進而迫使其貿易轉向一般,控製了珠江出海口的東岸人,也可以隨意控製流域附近的各種商業行為了,這裏麵的好處簡直無法想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