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五十一章 東南沿海(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628更新時間:2019-02-06 01:12:45

    經曆了這次事情之後,克利福德等人(同時也是英國東印度公司次嚐試和越南人進行貿易)對於是否繼續和越南進行貿易持一種悲觀態度,因為他們實在太不講理、太不講信譽了。與響水的清國人和廈門的明國人相比,越南人確實不是一個很好的商業合作者,這一點必須如實匯報給公司上層,以免其他人過來後繼續被坑。

    而到在明國廈門的貿易,這次與克利福德一起駛入東京河的,有一艘名為“福爾摩沙”的噸級的武裝商船,就是剛從廈門離開——在此之前,該船曾滿載貨物前往日本長崎,試圖重開對日貿易,但在長達三個月的時間均未獲得許可,最後隻能放棄——在那個著名的物資集散市場上,“福爾摩沙”號同明朝的擁護者、親王鄭成功進行了貿易,大量呢絨、硫磺、鉛塊、硝石、火炮、鎧甲等物資被出售掉,換來了裝滿船艙的茶葉、生絲、綢緞、瓷器及其他一些商品。

    據該船船長介紹,鄭成功麾下主持貿易的官員李光地批準了英國東印度公司建立商站的請求,並極力邀請包括“福爾摩沙”號在內的外洋船隻明年繼續前來貿易,這令英國人很是振奮,因為福建王的實力可並不弱,而且治下的特產也不少。

    另外,福建王鄭成功這幾年絲毫不避及外人,一門心思在廣東、福建一帶搜羅人手,然後送他們跨海至台灣中北部一帶(台灣南部尚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地盤,台灣銀行總部亦設立於熱蘭遮城),進行墾荒種植。種植的作物品種除糧食外,最多的就是甘蔗了,這是鄭成功定下的大戰略,既是為了給自己留個後路,同時也希望掌握一個重要的蔗糖來源,以便維持住對日貿易。

    鄭成功開台灣的舉動,其實東岸人也是樂見其成的,甚至還出售了一些金屬農具、藥物給他們,黑水造船廠和釧路造船廠也各接了鄭氏兩單總計四艘的“雅克薩”級武裝運輸艦的建造業務(當然是無蒸汽動力係統的閹割版)。之所以如此,大概還是因為東岸人在自己無力開拓台灣的情況下,不想看到荷蘭人獨占這個位置甚為關鍵的島嶼。因此,他們便地支持了鄭氏一把,日後在與荷蘭東印度公司談判的時候,台灣島不定也能被作為一張牌拿出來打呢。

    就這樣,鄭成功這個軍事政治集團在英、東兩方麵有意識的貿易援助下(荷蘭東印度公司出於貿易因素,也經常和他進行貿易),大概是南中國大地上最最富庶的勢力之一了。軍隊的裝備水平也很不錯,雖然看起來戰術思想偏了一點,但也算是馬馬虎虎了。相信如果其盡全力爭奪台灣島的話,荷蘭人估計也不敢直攖其鋒吧。雖然荷蘭人從南洋調集船隻過來打肯定能戰勝鄭成功的水師,但這又何必呢?大家是來做生意求財的,耗費巨資打來打去,什麽也得不到,這不是傻是什麽?

    “以後不要再與越南人進行貿易了。”好容易雙方各退一步收回了些貨款的克利福德對其他幾位船長道:“我們先回萬丹和蘇拉特,清點一些現金和貨物。明年的時候,我希望大家一起前往清國的響水港進行貿易,人越多越好。我回去後會在倫敦、布裏斯托爾、樸茨茅斯拜訪一些老朋友,然後服他們一起去清國做生意,這是有大利可圖的事情,並且我們已經在那裏建立了穩固的商站,這給了我們很多的便利。至於東岸人的不滿,就讓他們去吧,我們有滿洲韃靼皇帝的友誼,這比什麽都重要。”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