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七十一章 台地(二十五)(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376更新時間:2019-02-06 01:12:53

    “嗬嗬,現在這個包購合同不太好簽了。”馬文強一聽就擺了擺手,道:“幾年前羊毛市場剛剛火起來,我們的幹部們也不懂太多這方麵的事,因此很草率地同意了一些毛紡織企業及羊毛批商的包購協議,現在看來,損失良多啊,因此現在地區行署和縣兩級政府原則上已經不再鼓勵與羊毛商人簽訂包購之類的合同了。雖然孫掌櫃你是我老友介紹來的,但我也隻能跟你實話實,這朔方縣的羊毛,至多給你們三分之一,不能再多了。”

    三分之一已經是一個很不錯的比例了,孫誠禮也有些滿意,這必是人家看在介紹信的麵子上給的好處了,不然你一個從沒在這個行當混過的外人,憑什麽就能在漲勢飛快的羊毛市場上輕鬆攫取自己的一份利益呢,因此孫誠禮立刻真誠地向馬文強道謝了起來。

    馬文強笑著擺了擺手,沒當一回事,一個忙而已,根本不算什麽。在金城穀地一帶幹了這麽多年了,如羊毛銷售這類事情,他自問還能駕馭得了局麵。隻是,整日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工作,這格局終究是了一些,遠不如跳出這個圈子去到遠東任開拓隊隊長職位的劉建國爽啊!唉,各人有各人的緣法,這點也強求不來,現在最現實的,還是想想怎麽爬上北巴塔哥尼亞地區專員的寶座吧,外放出去擔任一個開拓隊隊長的職務,短期內看起來有些不太現實。

    談妥“分贓協議”的孫誠禮、馬文強二人很快又聊起了別的東西。孫誠禮起從東部沿海到內6腹地一路上舟車勞頓的酸爽感覺,直言巴塔哥尼亞該修一條鐵路了,將內6的羊毛、木材、煤炭、白陶土、瓜果、皮革、獸脂、醃肉等資源運出來。尤其是羊毛,隨著巴塔哥尼亞的人越來越多,綿羊種群的數目越來越龐大,這每年生產的羊毛數量必將呈幾何級增長,因此修建一條專門的鐵路也就成了急需之事了。

    其實,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孫誠禮這麽也是有道理的。後世19世紀末期,英國人為了巴塔哥尼亞的羊毛資源,就自己出錢在這裏修建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動脈級鐵路,專門用來收購、運輸鐵路沿線的羊毛,然後通過一條支線直達海邊,統一裝船運回英國本土加工。由此可見,在巴塔哥尼亞台地這麽一處極端適合養羊的地方修建專門鐵路,確實也是很有必要的——唯一需要考慮的,大概就是如今東岸政府的財政並不寬裕,因此他們絕對不會拿出巨額資金來此修建鐵路了,巴塔哥尼亞要想擁有自己的鐵路,隻能想辦法忽悠外來或民間資本進入了,不然幾十年內也許都沒戲。

    孫誠禮一行人最終在朔方縣住到了9月下旬,然後才啟程前往商洛縣,與一隊滿載羊毛的車隊搭伴,共同前往東部宣武縣的譙城港,然後從那裏登船返回本土。

    橫穿這個巴塔哥尼亞台地的旅程危險而艱苦,好在一路上也有許多新設立的殖民城鎮——比如沂屯鄉(位於後世拉莫拉·梅西亞部長鎮附近)、回樂鄉(位於後世巴爾切塔鎮附近)、律渠鄉(位於後世科納尼耶奧鎮附近)、普樂鄉(位於後世謝拉格蘭德鎮附近)等等——給這支車隊進行補給,使得他們不至於太過艱難。

    167年1月上旬,孫誠禮等人及那隊羊毛客商抵達譙城港後,又在這裏休整了大概一個星期,這才等待一艘信使班輪公司的近海客貨兩用船,然後統一登船南下,前往最終目的地興南港。而在抵達興南港後,孫誠禮還要乘坐南錐兩洋鐵路上的拉普拉塔之星列車,前往阿勞坎港,然後在那兒換船前往智利中央穀地一帶柳城縣,這一路上的旅程還長著呢,也不知道他這把老骨頭能不能撐得住。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