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二十四章 阿爾巴津(二)(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608更新時間:2019-02-06 01:13:08

    這種差距,不是雙方士兵的戰鬥技能和戰鬥意誌有多少差距,而是在武器配備、後勤運輸環節的巨大差距。曆史上清軍幾千戰兵圍城,差不多一兩萬輔兵在運輸糧草、彈藥,阻敵援軍,卻還是因為後勤運輸的困難而生生將一場本應占據絕對優勢的戰爭打成了夾生飯。現在換成東岸人就沒這種麻煩了,內河淺水炮艇幫助他們取得了黑龍江江麵上的絕對優勢地位,然後效率較高的7噸級火輪又可以很輕鬆地將各類物資輸送到前線,比起清軍萬裏轉運不知道高明了多少,也省力了多少。

    所以,這場戰鬥,他們可以輕易地在半個月的時間內揮霍掉俄國人一年也用不掉的彈藥儲備,這仗打得確實“土豪”,“土豪”到讓人服氣,不得不認慫。由此也可看出,科學技術真的是第一生產力,在外東北這麽一處地方,誰能更有效率的調配資源,那麽就必然會占據優勢,即使一時落於下風,未來也必然能夠將局麵扳回來。

    劉建國在聽聞阿爾巴津城堡被攻克後,非常高興,當場就命令秘書寫好了報捷文書,然後送往後方各縣,以激勵地方士氣。而且,當晚上,他也喜滋滋地住進了城堡官署內,將俄羅斯帝國涅爾琴斯克軍政長官阿曆克謝·托爾布津的臥室據為己有,就像東岸軍隊對阿爾巴津城堡宣示了最新的主權一樣。

    7月日上午,已經休整了一時間的各部軍官們,紛紛前來官署詢問下一步的動向。劉建國對此支支吾吾,表示要考慮一番才能做出對下一步行止的決定,其實就是看著自己手底下兵馬不是很給力(圍攻個阿爾巴津也死傷了近三百人,而俄國方麵加上農奴也不過損失五六百人罷了),對於深入內陸地區進攻涅爾琴斯克沒有信心。

    要知道,到了那個地方,東岸人的後勤補給可就沒現在這麽順利了,打仗也別想像現在這麽“闊氣”了,不定,屆時在後勤方麵占據優勢的反倒是俄羅斯人了呢。而且,與阿爾巴津這邊已經被東岸騎兵犁了快一年相比,涅爾琴斯克一帶俄羅斯的影響力根深蒂固,通古斯人信奉東正教的也相當多,分分鍾能拉出一大票隊伍來圍攻東岸人,因此劉建國對於深入這個地方其實還是心存畏懼的,怕一著不慎全軍覆沒,那樣整個外東北的局勢可就要一發不可收拾了。

    7月5日,劉建國終於做出了決定,暫緩對涅爾琴斯克的進攻,並且這個決定也取得了經驗豐富的宿將庫爾漢的支持。因此,東岸大軍這次隻能止步於阿爾巴津城堡了,差不多隻有等將這裏經營成一個較為穩固的基地時,才可能會有下一步的進展了吧。

    而通過這樣一場土豪級別的戰鬥,東岸人也讓哥薩克們明白了,在黑龍江一帶,擁有著水運優勢的東岸人,隨時可以打擊你們的沿江據點或城堡。今後若再想越境給東岸人添麻煩的話,就得掂量下自家的籬笆紮得緊不緊了,別讓反擊過來的東岸軍隊一鍋端了。

    7月8日,劉建國解散了最先一批隨他出征的民兵。這些來自廟街、江東等縣的民兵,在外征戰時間普遍已經超過了一年半,對於非職業兵的他們確實有些過長了,因此不得不令其解散歸家,這樣就使得留駐在阿爾巴津城的東岸軍隊數量下降到了兩千人左右,不過守守城的話是綽綽有餘了。

    劉建國倒是在阿爾巴津一帶又多逗留了一段時間。期間他多次外出踏勘了附近的地形、土壤和山川走勢,對當地的農牧業條件讚不絕口,決心日後要重點經營這裏,令其重現阿爾巴西酋長當年的盛況,當然這似乎首先需要東岸人與俄羅斯方麵簽署和平停戰條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