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十五章 漸漸明晰的局勢(一)(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686更新時間:2019-02-06 01:13:35

    “做得不怎麽樣!清、順兩軍在進行拉鋸戰,地方上的百姓不夠逗留,全跑山裏麵或躲後方去了。我們在那一片通過多年積攢下來的生意夥伴的關係四處搜羅,一些順軍軍官也給我們開了方便之門,可一個月下來仍然隻搜羅了不到三千人,基本都是實在混不下去的百姓。當然還有少許是清、順兩軍的潰兵乃至逃兵,不敢回軍營,也不想在那片烽火之地待著了,於是投奔了我們。總而言之,如果不是實在困難的話,應該沒人會跟我們走,唉,這工作真是難做。”副官聽郭普夏這麽一問,也是苦笑著回答,言語間頗多抱怨。

    “找不到就算了,反正也不是什麽強製任務。湖廣前線的戰爭,規模、烈度還不夠大,別看雙方三四十萬大軍壓在這裏,可真正交鋒的卻不太多,堡壘林立、河湖縱橫,不是個理想的交兵之所。可惜我們現在還無法深入四川啊,吳三桂一死,那裏已經亂成一鍋粥了。川省素來富庶,人口眾多,故各方勢力誰也不肯放棄,我估計川中還要混戰個幾年,直到一方徹底精疲力竭為止。可惜啊可惜,這麽好的趁著戰亂搜羅人口的機會,我們竟然沒法利用上,真是可惜了。”郭普夏用一種略帶遺憾的語氣道。

    他曾經跟隨順軍左營入川考察過一次。在那次行動中,他通過自己的實地觀察及周圍人的敘述,認識到了“府之國”到底有多富庶。這個在明末朝代更迭之中被破壞得還不算嚴重的省份——早些年隻被張獻忠占領過一陣子,且人家也是當做基業來經營的,殺戮不重,後來吳三桂率軍入川,因為起了將其作為封地的念頭,也約束住了手下,沒多造孽——經過最近數十年的和平歲月,恢複得較快,雖然和前明萬曆年間的鼎盛高峰還沒法比,但也相當不錯了,在此時的中國大地絕對是一個大省、富省,若被順軍奪取的話,那麽其實力驟增是毫無疑問的事情,故清廷拚了老命也要和他們爭奪一番。

    目前,D的吳三桂已死,其子吳應麟雖然得繼大位,但吳氏集團這個整體已經不可挽回地走向了崩潰,其核心老臣、統兵大將隻有很少一部分效忠吳應麟,幫著他勉強守著D府,其他官員、部將,大部分降清——其實也不能降清了,因為嚴格來四川也是清國的一個省份——少部分軍官或出於民族主義情緒,或出於其他考慮,帶兵投降了大順方麵的劉忠貴、張能二人,而文官和地方上的一些士紳,則對前明仍念念不忘,投降了南明。

    因此,現在偌大個四川,除D府仍勉強處於吳氏子孫的控製之下外,其他府縣基本都已被瓜分,形成了清、順兩軍對峙廝殺,南明躲在一旁準備偷機的局麵——當然他們現在最主要的工作,還是勸降駐守在貴州北部的吳軍殘餘,收複全省,以作為雲南的屏障。

    東岸人預計,貴州估計很快就會落到孫可望等人手裏,四川南部一些州縣大概率會落到從曲靖府前出的南明大將李定國之手。東川目前沒什麽疑問了,張能已經坐鎮重慶,劉忠貴剛剛大破張勇,局麵大好,清廷能夠保住川北地區就不錯了,指望他們反攻入東川實在不現實。至於四川最精華的D平原的歸屬,就要看清、順兩方最終決戰的結果了,誰勝吳應麟估計就會投降誰,這一點毫無疑問。

    “四川局麵在未來一兩年內就要漸漸明晰,中國局麵也將出現大變。你們不要再惋惜人口的事情了,還是把重心漸漸轉到這上麵來吧。嗯,最近好好整理一份報告,有關清、順兩國方方麵麵的報告,包括軍事、政體、商業、農業、工業、外交等都要寫,這對上級判斷下一步的行止,有很大參考意義,就忙這個吧。”郭普夏最後道:“快點寫,爭取在我走之前讓我看一眼。”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