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百七十五章 變革與實力(五)(3/4)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9002更新時間:2019-02-06 01:14:19

    1685年5月下旬,就在魏文度在滿歸屯思考滿蒙未來的發展大業時,遠在伯力縣的陳科,也正在碼頭上和當地官員們告別。

    因為春暖花開的緣故,外東北發達的水係漸漸可以派上用場了。這不,今就有四艘船從伯力港出發,然後溯烏蘇裏江而尚,抵達上遊的一些定居點或者村鎮——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船隻的利用效率,事實上它們並不隻在大港停留,甚至一些比較重要的村子也會短暫停留下,然後裝卸貨物。

    四艘船裝載的主要是日用品和食品。伯力縣作為交通區位優勢非常突出的地方,目前有著不少手工業者定居,生產的各種工藝品、日用品行銷全境,非常有名。除此之外,當地的鮭魚捕撈業也規模很大,吸引了一些投資者前來設廠生產。而這些工廠的存在,又吸引了很大一批苦哈哈的通古斯人過來定居,做著清膛刮鱗、洗刷醃製之類的活計,工資不用開很高,但這些通古斯人卻非常滿意,可謂是雙贏。

    醃製完畢的鮭魚按照東岸傳統,用木桶密封放置,每個木桶裏都有500-1000條不等的鮭魚,在北邊的林區或南方的草原上銷路非常廣闊。甚至就連外東北的政府機構或軍隊部門,每年都要大量采購屯做軍需,因為國營漁業公司的產量就那麽多,還多半被登萊那邊要走了,自己反倒吃不到多少,也是氣人。

    四艘船吃水很深,裝完貨物啟動後,陳科也不嫌髒,坐到了一個火藥桶上,看著周圍黛青色的山林,心情一片大好。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他今年可能就會調任回國,擔任下一屆政府的中央執委了。這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因為夠選舉資格的就那幾個人,差不多算是等額選舉了,走個過場而已。如今的華夏東岸共和國,對官員海外履曆的重視已經到了“變態”的程度,即不擔任海外殖民地高層的,基本上進入中央執委會的可能性就要低不少。能當上執委會主席的,若是沒有海外殖民地履曆,那基本上不可能!

    像陳科、劉建國、馬文強這一批三個擔任遠東三藩主官的,回去後基本上就是一路坦途,直接是國家領導人預備役了。因此,在前往海參崴的路上,陳科的心情還是相當不錯的,他已在這個寒冷嚴酷的外東北待得夠久了,也是時候換個新舞台展現自己的能力了。分管農林牧漁及農業金融領域的中央執委麽?聽起來是個不錯的職位,他很喜歡。

    四艘船隻一路上行,走得飛快。一開始岸邊還有和他們一同南下的一支陸軍的馬隊呢(南下巡視各部,清剿馬匪,順便給土人宣示威風),不過才過了一,那些騎兵就跟不上這四艘冒著黑煙突突南下的火輪了。能夠日夜不停航行的船隻,在地廣人稀的滿洲地區,確實太占便宜了,這後勤運輸能力絕對杠杠的。

    船隻往上航行了一段路程後,便停在了一個卸貨點上。從這裏再往前,因為航道沒有清理過的原因,火輪不宜再往前,隻能走皮筏子或木船。陳科想了想後,在這裏簽字借走了十幾匹馬,與隨從們一起,風馳電掣般地朝南方行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