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百零七章 商業集團(六)(2/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8466更新時間:2019-02-06 01:14:29

    因此,清國將沙頭市確定為互市口岸,其實也挺鬼的,嚴格起來是有那麽一絲綁架東岸人做盾牌的意味在內的。不過,沙頭市本身的條件也確實不錯,東岸人也就不怎麽計較這方麵了,一切還是生意要緊嘛。

    李難先作為東岸大買辦,自然也不是不學無術之輩。事實上在前往沙頭市及安陸、襄陽、德安諸府考察之前,他就重點查閱過相關古籍和資料,得知沙頭市自古以來便是商業重鎮——春秋時期,沙市即位楚國郢都的外港及市肆;唐人詩句中已有“江館連沙市,瀧船泊水濱”之詠;到了宋代,沙市成了三楚名鎮,“通南北諸省,賈客揚帆而來者多至數千艘,向晚蓬燈遠映,照晃常若白晝”;在明末的時候沙市一度達到了頂峰,“沙市明末極盛,列巷九十九條,每行占一巷,舟車輻輳,繁盛甲宇內,即今之京師、姑蘇皆不及也。”

    從以上這些描述便可以看出,沙市確實自古以來就是非常繁華的貿易口岸,因此即便在明清鼎革之際遭遇了大規模的兵災,後來順、清兩國連年大戰又使其雪上加霜,但到底底子仍在,元氣猶留有幾分,因此李難先前去考察的時候發現這裏的商業貿易還算有點氣候,這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李難先在沙市考察結束後,立刻些了一封報告,由快船送往了馬當要塞,交由駐紮在那裏的東岸海軍帶回寧波。他在報告裏盛讚了沙市的港口條件,認為這個地處荊江、洞庭湖兩大水係要衝,控扼江漢平原水網運輸咽喉的地方,必須“盡快控製下來”,如果可能的話,在這裏設置型內河艦隊,將其僻為非軍事區,如此當可坐享貿易利潤,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這份報告目前尚未送達鄞縣交由劉厚非劉隊長審閱。不過可以預見的是,劉厚非對此應該會很感興趣,因為沙市開埠以後,東岸人可以在那兒采購大量商品,同時將遠東四藩生產的有競爭力的工業品傾銷過去,獲取巨額利潤。與此同時,李難先本人似乎也可以從中漁利——並不是采買商品,而是組建航運字號。

    事實上,李難先最近一年來都在和兩湖一帶的順國商人、官紳洽談,看看能不能組建一家專營武昌到夷陵州這段航線的航運字號,現在基本已經有了一些眉目:李難先本人出資二十萬兩白銀,占股40%,武昌、嶽州一帶的某些商人合股出資五萬兩及部分船隻(全是中式帆船,噸位不大),占股0%,大順前營的一些軍將也占有一部分股份,作為官麵上的保護傘,合力組建大發永航運字號,專營武昌至夷陵之間的江麵運輸。

    李難先是在寧波生活過多年的大買辦,甚至航運的重要性。甚至於對他們這類人來,控製了航運業務,與控製貨物來源一樣重要。設想一下,若是李某人在控製了羊樓洞地區的產業產出,然後他經營的航運公司又控製了從漢口到鬆江的航線的話,那麽這門茶葉生意還不是他一個人了算?真到了那份上,羊樓洞的茶農、茶商們隻能任他宰割,鬆江、寧波等地的海內外商人也隻能捏著鼻子高價采購他運來的茶葉,這其間到底有多暴利,似乎可以不用多了,光想想就覺得可怕。

    當然李難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無法控製長江下遊航線,那是東岸人的禁臠,他腦子抽了才會去摻和。事實上,他瞄準的是東岸人尚未涉及的漢夷線(武昌/漢口—夷陵)及部分鄰近的內河航運業務,在白一點,就是在武昌、沙頭市這兩個貿易重鎮之間來回倒騰物品,以賺取利潤。他身上披著的東岸買辦這層皮能夠給予他足夠的保護,無論是順國還是清國的地方官員都不會太過為難他名下的船隊,這就給盈利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