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四十三章 黃鶴樓(一)(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7478更新時間:2019-02-06 01:15:10

    李難先的家財比在座所有人都多,他自然也收了一把紙鈔在手裏,總數大概有三四萬兩的樣子,嚴重削弱了他調用資金的能力。不過他也明白,這錢是不得不出的!順國南下伐明,這是擴大國土,增強實力的必由之路。他們這些人的生意大半在國內,甚至和大順已經捆綁在了一起,大順昌則他們富,大順衰則他們窮,沒什麽好的。這個朝廷,其實還是挺看重他們商人的,這自古以來都少見,因此損失些資財也可忍受,隻希望日後局勢平定後能賺回來吧,問題應該不是很大。

    而既然起了紙鈔,就不可能不提到最近正在轟轟烈烈進行著的“廢兩改元”的事情。而所謂的“廢兩改元”,與後世的概念有所不同,主要目的是將順國國內流通的銀兩改成銀元。

    眾所周知,自明代海貿盛行,白銀大量流入中國後,白銀開始成為主要流通貨幣,但其中也蘊藏著許多問題。最主要的,其實就是各種奇形怪狀的碎銀,不但重量不一致,成色也很可疑,極大阻礙了商業的發展。在東岸人介入中國事務後,隨著經濟聯係的加深,庫頁島鑄造的各種銀元開始進入中國市場,並且大受國人的喜愛,因為其成色足、型製統一的緣故。

    毋庸置疑,東岸人在收取銀兩(碎銀和銀錠),然後又鑄造成銀元返銷回去的舉措中,賺取了大量的收益,順國上下對此也都看在眼裏。因此,在這個財政困難的時刻,順國官方有了自己鑄造銀元的打算,以阻止利權的外溢,自己收取鑄幣稅。

    但這種廢兩改元的行動,毫無疑問也需要東岸技術方麵的協助,為此他們進口了一批水力衝壓設備,開始嚐試自己鑄造銀元,並且取得了一些成果。這次東、順兩國交惡,東岸人斷了這方麵的技術服務,一下子使得順國自鑄銀元的產量大幅度下降,產生了不少問題。張紹宗每每與人談起,都覺得十分遺憾。

    但不管怎樣,他是非常支持這種貨幣改革的,其他人差不多也是同樣的態度。有的人甚至提出,是不是可以想辦法向東岸人再談談,看看能不能臨時采購一些。畢竟這種設備不是軍用管製物資,還是有可能買到的。甚至實在不行的話,高價走私一批衝壓設備過來也是好的,哪怕不是專門用來鑄幣的也行,順國方麵再想辦法改造就是。

    李難先對此也十分讚賞,並表示自己會通過關係打探一下,看看有無采購的可能。畢竟廢兩改元極其有利商業的發展,他沒道理不支持。

    眾人就這樣談論了許久,直到酒過三巡,大家都有些熏意,張紹宗才找到了一個機會,悄悄湊到李難先耳邊,起來右營權將軍袁保想入股大發永航運字號的意思,這讓李難先一下子皺起了眉頭。這事有點棘手啊,他實在不想參與到大順朝廷的權力遊戲之中,但卻也不好得罪袁保這種大人物,實在是左右為難。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