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七十章 南北新政(一)(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6638更新時間:2019-02-06 01:15:18

    大順有兩千餘萬民眾,帶甲之士數十萬,若是武裝了東岸人的輪船、火槍、大炮,這世上難道還能有誰可以撼動他們嗎?大順是誌在統一下的,李難先固然是東岸人的買辦,但從內心深處的傾向來,他還是希望順國能夠定鼎中原,然後把東國人趕下海,統一漢地,恢複盛世中華。

    而這,就要靠他們一手一腳做起了!大發永航運字號目前已經漸漸走上正軌,從黑水訂購的幾條船也已經陸續到貨。李難先給自己定下的第一個目標就是,搶奪部分被東岸人把持的長江航運業務。大順的貨由大順自己人來運,這樣能節省寶貴的金銀硬通貨,同時還能發展自己的運力,可謂一舉多得。

    另外,像李難先、張紹宗這種曾在東岸長期生活的買辦們,對於像製茶、紡織之類的新技術也比較了解,從東岸人那裏學到了不少知識和技術。因此,他們現在在湖北、湖北等地開辦自己的茶廠、紡織廠後,就開始把這些新技術慢慢應用了起來,以提高生產效率。應該,他們的這種嚐試還是挺有效果的,李難先在羊樓洞的焙茶廠、張紹宗在巴陵縣的紡織廠,都發展得相當不錯,單就管理水平、生產效率和盈利能力來看,也許不如東岸人開辦在寧波、登萊的許多工廠,但比起北麵清國同行們開辦的那種所謂的官督商辦類企業來,是要強上一大截的。

    而李、張二人的舉動,也帶動了順國境內其他一些商人的效仿。如今民間風氣愈來愈開放,保守勢力的聲音受到了極大的抑製,順國江西、湖南等地效仿東岸人開辦的繅絲廠(使用半機械化技術)、蛋粉廠(從東岸進口打蛋機,然後開始仿製)、磚窯廠(采用新式輪窯技術)以及製煙廠、碾米廠、食品廠、木材廠等等,慢慢變得隨處可見,這些無疑都極大提升了順國的經濟實力。

    另外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李、張二人慢慢發現,隨著東國遠東這邊的官員換了幾輪,他們現在對於花費巨大代價幹涉中國局勢越來越沒耐心。尤其是那些年輕的新銳官員們,他們對於攫取經濟利益更感興趣,而不是會花錢的戰爭或陰謀。李難先原先沒想明白這是怎麽回事,後來通過與一些東岸官員的接觸,漸漸知道這個國家如今竟然已經有了七百多萬人口,對東方人口的需求已經不是那麽迫切的,這似乎是他們的政策出現鬆動的最主要原因。

    李、張二人一致認為,這或許就是順國的一大機會了!如果他們把遠東那幾個比較好戰的官員召回國,換成熟悉經濟事務的官員,那樣可就更好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