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九十六章 臨海(3/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7040更新時間:2019-03-08 23:16:14

    當然現在明國這邊的毛病還很多,改革也不是一步到位的,隻能經濟在緩慢地向好的方麵發展,但要速度很快、突飛猛進那也是扯淡。但隻要有這個趨勢就很不錯了,至少寧紹、登萊的商品銷量逐年增加,這個政府也越來越聽話,這就足夠了。

    不過東岸國內也有一些人對此提出警告。他們多是一些與中國貿易關係不大的人,他們認為幫助包括魯王、鄭氏、廣東、李順等勢力進行改革,固然可以提高東岸商品的市場份額,給國內創造不菲的貿易利潤及大量的工作崗位,但長期來看壞處也不少。即一旦這個國家最終完成統一,且進行了深入的現代化改革,那麽很可能會慢慢把東岸商品逐出其市場。再然後,弄不好的話,他們還會到國際市場上去與東岸競爭,蠶食東岸的市場份額,最終摧毀東岸的工業。

    雖然這種法聽起來有些危言聳聽,但還是得到了一些立足國內及歐洲市場的人的支持。不過他們的影響力顯然也就那樣,東岸與中國大陸各勢力的貿易額連年創新高,國內對中國商品的需求量也與日俱增,隻要不把工業產能轉移到這個國家,那麽問題就不大,局勢就還是可控的。更別,幫助南方各勢力進行改革,提高其動員效率和經濟勢力,也是讓其得以在強大的滿清勢力威脅下生存的必由之路。滿清一旦統一全國,還搞個屁的移民?在這一點上,暫時還沒人敢挑戰這個政治正確。

    所以,南明政權的改革還將繼續,東岸顧問團還將長期活躍在他們的朝野,最終將其打造成東岸商品的傾銷地及初級商品的來源地。未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不但溫台會繼續深入改革,瓊、高、雷三個南明白撿的地盤也要進行深入的改革。尤其是有海峽阻隔的瓊州府,目前東岸人已經派了一個工作組過去,指導大明太子及其隨官們——現在的瓊州太子府,就像前明的南京六部一樣,官員配套還是比較齊全的——進行改革,發展地方經濟。

    瓊州這麽大一座島,開發程度卻非常低,這對東岸人來是不能忍受的。更何況,他們還聽島上有一個儲量豐富的鐵礦,其他資源也很豐富,這對東岸人主導的遠東經濟圈而言,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補充,當然不能令其荒廢著了。

    他們有理想相信,隻要有好的政策、足夠的投資、持續的人口流入,那麽瓊州府未來肯定會成為明國一個十分重要的經濟區。自然的,先期潛伏進來的東岸資本,也可以接著瓊州經濟的騰飛而大賺特賺,本錢翻個幾倍乃至幾十倍都是等閑。台灣銀行在遠東發家,然後攜巨量資本高調殺回本土的神跡,可是讓不少人為之眼紅著呢。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