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六十六章 潘帕(四十三)(1/3)

作者:孤獨麥客字數:6470更新時間:2019-06-03 00:40:32

    “真是偉大的成就啊。”約瑟夫·維爾納站在河寧縣(去年年底新設立,全國第184個縣級行政單位)的碼頭上,看著剛剛離去的輪船,感慨地道。

    維爾納已經59歲了,在他這個年紀,本來是不該遠渡重洋來到遙遠的南方新大陸的。但架不住好友萊布尼茨的熱情邀請,他最終還是婉拒了新成立的柏林藝術科學院的邀請,以及選帝侯的勸,來到了東岸這片熱土。

    當然他本身也是挺好奇的。在德意誌和柏林的時候,他就經常聽到人們談論東岸人的種種,從各種工業品到政治經濟製度,從其強大的艦隊到最近開始流行的文化藝術——柏林學習漢語的人數是一年比一年多了——每一個人都津津樂道。甚至在上流社會舉辦的沙龍或舞會上,當夫人姐們談論巴黎的奢侈品時,先生們就在嚴肅討論東岸的崛起,並且將其和普魯士的現狀結合起來,使得其成了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

    作為在德意誌乃至整個中歐地區都非常有名的袖珍畫家,出身瑞士的維爾納也經常出入各種上流社會的社交場合,經常被人問起東岸水墨畫與他所學的袖珍油畫的區別。可憐見,他對此真的不是很了解,也就在東岸聲名鵲起之後,他稍稍研習了一下東方同行們的繪畫風格,但限於資料的缺乏,並不算很深入。因此,每次遇到這種場合時,他都很誠實地回答“不了解”、“不敢評論”,倒也搏得了一些人的尊重。

    與他相比,萊布尼茨對東方的了解就要深入許多了。這位在數學上很有賦的人很早就受到在華傳教士的影響,閱讀了很多由他們書寫並寄回歐洲的報告或記錄,對中國傳統的宗教和哲學頗為向往。尤其是在東岸如彗星般崛起之後,他的這種興趣更加濃厚了,他已經接觸了儒、釋、道思想,閱讀過斯比塞留斯在1660年出版的《中國文學》、基爾謝爾在1667年出版的《中華文物圖誌》及167年修道院長米勒改編過的版本(添加了中國樂曲內容,還修正了一些錯誤),同時與曾經去過中國大陸的耶穌會修道士閔明我(意大利人)關係不錯,甚至還請他再去中國時幫忙了解一些中國的養蠶、文、曆史及語言文字。

    另外,耶穌會教士柏應理新出版的拉丁文《中國哲學家孔子》(此書將《大學》、《中庸》、《論語》翻譯成拉丁文,同時還附有周易六十四卦的內容)一書他也閱讀過。如果不是被邀請來到洛陽大學擔任教授的話,他還會在明年親自出版一本名為《中國新訊》的書籍,凸顯了他對東方文化的興趣。

    “東岸文化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母體,從中汲取養料,然後發展出了自己獨特的萌芽。其實主的教義和中國傳統頗有相似之處,中國、歐洲兩種文化應該更好地相互交流,因為這對雙方都有裨益。我們的自然科學、思辨哲學、邏輯學對中國人有所啟發,他們的實用哲學及國家道德對我們也極富魅力。好吧,這裏我們將不再談論東岸,這個文明已經發展到很成熟的高度了,我們隻談論歐洲和中國大陸。以我的經驗來看,當前歐洲道德腐敗,社會秩序雜亂無章,就像我們派遣傳教士前往中國傳授上帝啟示的神學一樣,也應該請中國人來歐洲向我們傳授實用和中庸的哲學。”穿著一身東式立領襯衫的萊布尼茨道:“當然,如果東岸人參與進來,並且評判道德及實用哲學的話,那麽金蘋果將被獎勵給他們。這個社會太完善了,雖然不是理想型烏托邦,但已經非常不錯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