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五百九十三章 話題性(第二更)(2/2)

作者:幸福來敲門字數:4728更新時間:2019-06-30 19:17:22

    聽盧義誠完,眾人都是笑。

    林延潮也是點頭。

    盧義誠繼續道:“任何一人上書,往常都沒什麽的,大家隻是拿來當個笑話聽,如馬禦史彈劾王官他納妾,大家一聽心道還有這事,官這也太低調了,趕緊的,沒送禮的備上厚禮,這可是鑽營的好機會。”

    眾人又是一片笑聲。

    “隻是這一並上書,不少大臣認為他們,似有題大做之嫌。畢竟經筵上滿朝大臣都沒有什麽,爾等當時也在經筵上,為何不當場與狀元郎辯一辯,事後這才來彈劾,未免有博名出位的嫌疑。”

    聽盧義誠完,林延潮點點頭,在意不是自己,而是盧義誠,這幾年大家進步都不,盧義誠原先話結結巴巴的,遇事底氣不足,但在官場曆練了兩年,人也是活絡了許多,變得能言善道起來。

    官場果真是最能磨練人的地方。

    然後劉鎮道:“咱們舉子不同,多年來承聖人之教,又是會試在即,於事功,以及朝堂上的事,不是那麽太熱衷。前幾日我參加一文會,文會的題目就是‘子曰:“先進於禮樂,野人也;後進於禮樂,君子也。如用之,則吾從先進。’”

    這句話在場的人都耳熟能詳了,就是孔子在論語裏論述‘學而優則仕’的道理。

    大意是,老百姓家的孩子,先學禮樂再當官,官二代是先當官後學習禮樂,孔子我要用就是先用,先學禮樂再當官的。

    劉鎮繼續道:“文會時,大家孔聖人這話,是先讀書再出仕,也就是先內聖再王道,先明理再事功,而不是不事功。狀元公在朝堂倡議事功,是因為他已當官了,現在求的不是讀書明理,而是事功之學,當然可以這麽,但我等讀書人要先求明理,學而優則仕才是正途,當然是以程朱之道為先,兩者不相衝突。”

    林延潮聽完不由生出一股‘長江後浪退前浪’的感覺,對於這些年輕的舉人,真要送上一個大寫的‘服’字。

    讀書人最擅長的是什麽,就是在兩個看似對立的例子間,找到一個兩邊都得通的道理。

    比如父母在,不遠遊,但出仕為官,為子所用,就要離家萬裏。這忠孝之間要如何取舍呢?要忠還是要孝呢?

    考官若出這樣題目考人,然後不要舉人,就算一個童生也會仰大笑,這簡直是送分題嘛。這樣的文章不假思索,咱信手捏來,當場提筆寫下。‘事親乃孝,仕君乃忠,孝者不過一家,忠君則孝於下。忠者孝乎?實大孝也。’

    對於大部分用心於科舉的舉人而言,林延潮和周子義對與不對,對他們而言都不重要,重要是找到一個兩邊都對的辦法,將來考官若出了這題,咱心底不慌。

    劉鎮完,輪到孫承宗,徐火勃。

    孫承宗笑著道:“生員們也是差不多,但也有不同,我朝生員本就喜歡風聞言事,對於朝堂之事更是關心。”(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