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背景(2/5)

作者:幸福來敲門字數:14298更新時間:2019-06-30 19:19:32

    後來朝廷也向提高餘鹽收購價,但如何也不如私鹽利潤大。因此官收餘鹽,導致鹽法敗壞,朝廷就改為商收餘鹽,但是商收餘鹽導致朝廷賺不到錢了。

    因為依照開中法,鹽商將糧食運到北方,再換取正鹽鹽引,但商收餘鹽後,商人可以在本地買餘鹽,誰又去用運糧的辦法換正鹽。而且商人收餘鹽價格高,導致鹽戶都將鹽賣給商人,而不賣給朝廷了,於是朝廷連正鹽都收不著。

    於是朝廷再度改革,先官收再商收。兩淮鹽引從三十五萬提至七十萬五千引,官府從鹽民手裏多收餘鹽三十五萬引,然後鹽民手裏剩下餘鹽才能賣給商人。

    而商人要買一定的正鹽,方才允許買餘鹽,進行強製搭售。

    看似完美解決問題,但其實的結果是,嘉靖年時兩淮一年正鹽七十萬引,餘鹽三百萬引,遠遠超出當地鹽民的產出,等於開了空頭支票。

    然後商人拿著大量正鹽餘鹽鹽引,結果到鹽場一粒鹽都買不到,同時鹽額增加到七十萬引,導致原先力有未逮的鹽戶大量逃亡。

    此舉被商人鹽民大罵,隆慶年間朝廷被迫再對鹽法變革,那就是先商收後官收。商人先買餘鹽,然後朝廷兜底。

    但是先商收後官收,與原先的商收餘鹽沒區別,鹽戶誰肯賣鹽給朝廷,有多少就賣多少給商人了。甚至商人還利用到鹽場買鹽的便利繞開鹽引,從鹽戶手裏買私鹽。

    因此兩淮餘鹽私鹽泛濫成災,卻沒有人卻買正鹽,朝廷不得不自掏腰包墊付開支銀。

    所以官場又傳出風聲,朝廷有意再度恢複官收食鹽,總而言之來回折騰。

    官收餘鹽,鹽民鹽商吃虧。

    商收餘鹽,朝廷吃虧。

    當今子的脾氣都知道了,愛財如民,怎麽肯下麵的人把手伸到朝廷裏。

    這時候朝廷上清流有一個普遍的意見,認為朝廷鹽法不利,都是負責鹽業的官員屢屢被鹽商收買,故而導致政令被破壞。

    沒錯,製度是好的,問題是在官員的身上,是官員操守不行,所以導致鹽法的糜爛。

    因此要選擇人品正直,操守清廉的官員,也就是慎重行鹽之官,來殺一殺揚州官場上這場惡風,以此來杜絕這受賄之風,整頓兩淮鹽業,保證朝廷正鹽的稅入。

    在這個論調下,要從根本上治理鹽政,首要之官員在於兩淮鹽運使。

    於是不久前前任兩淮鹽運使,就被抄了家。

    此外還要嚴究私鹽,其中描述私鹽商人囂張到什麽程度,禦史向子上奏,私鹽船商都是聚集幾百艘大船,明火執仗,張打旗號行於江麵上,船上都配備有火銃大炮,其裝備之精良更勝過官軍,對於這樣的私鹽鹽商朝廷必須要抓起來殺幾個,否則將釀成什麽後果。

    林延潮深知在這樣的論調下,兩淮鹽商,包括梅家的日子有些不好過了。

    但當時林延潮是禮部的官員,鹽法不在他管轄範圍內,對於這件事聽聽就好,沒必要出頭。

    現在就不一樣了。

    梅老太爺描述了一下當今鹽法,然後向林延潮問道:“以部堂大人高見,當今鹽法是否存有鄙陋之處?是否要變一變。”

    林延潮聞言矜持地笑了笑道:“這鹽法乃戶部,鹽運司的事,在下隻是禮部的官員,不好插手別部之事。”

    梅老太爺一愕笑著道:“部堂大人真是慎重。”

    林延潮笑了笑。

    梅大公子則道:“爹,部堂大人也是舟車勞頓,不如我們用宴後再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