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四八六章 眼緣(2/5)

作者:靈宇字數:12306更新時間:2020-12-08 08:31:02

    吳承偉心放下毛筆,長籲一口氣好像有點累:“見笑。本是至理,因為的寫的人太多,好像沾染了一些俗氣……”

    一片反對,可不俗呢,看這筆酣墨飽蒼勁有力。

    吳承偉點頭同意:“聽景行一曲《平湖秋月》,幸甚至哉。”著又飛速提起號的筆,開始寫字。

    “景行雅鑒”,圍觀人群都要恭喜甚至羨慕作曲家了。字好認一些,楊景行也大約看得明白,而且以他收過幾本書的經驗來看,這應該是不用討錢的。

    作者還要落款,辛卯如月……周莉華提醒楊景行:“吳指揮的墨寶可難求呀。”

    楊景行表情嚴肅。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之前像是隻會搞社交的唐副團這會都顯山漏水了:“好呀,呼應了精彩的音樂主題,也是對今各位領導、老師、藝術家齊聚一堂的最好概括。”

    眾人表示讚同,不過真是這些字嗎?有幾個還比較像,但也有完全看不出型甚至差得十萬八千裏的呀,怕是陷阱,楊景行依然不敢放鬆。

    作者蓋章的時候,藝術評價已經逐漸熱鬧和深刻,提按運筆如何如何見功力,折鋒轉筆各有精妙,汪幼芳覺得作品似乎受到音樂影響,秦世貴看出了祝枝山的風骨。

    可算聽到自己也知道的名人,楊主任都樂了。

    看把這年輕人高興得,收好印章的吳承偉嗬嗬:“景行,雖倉促拙筆也是開心見誠。”

    楊景行連連點頭:“謝謝您。”

    “耿等墨幹給楊主任包起來,過半個時。”吳承偉還是掌握著主次的:“秦書記,我布鼓雷門貽笑大方……”

    懂藝術的人高高興興互相欣賞著這次真要喝茶了,可是換的地方也沒比指揮辦公室亮堂到哪兒去,這麽多人還得椅子沙發混用。幸好楊景行年輕力氣大搶得過,不然又得上個不尊老的當。

    藝術了這麽久,聊聊閑吧,楊主任什麽時候到的?沒來得及休息吧?葛傑很不好意思,他帶孩子來主要是想認識認識楊老師,沒想到楊主任這麽用心,實在讓人感動……

    倒還好,為了節約時間吧,在涉及相關方麵時中音這邊會把他們之前已經了解到的信息跟樂團分享,而樂團的興趣點跟學院又是大同異,就省了楊景行不少氣力。

    時間過得很快,墨寶被包好送來的時候感覺剛坐呀,不過看看表也是六點過了,走吧,邊吃邊聊。

    楊景行還是坐書記的車,樂團表示同意。出發後,秦世貴建議把字畫筒放副駕駛上由司機幫忙看著,也開快點,再跟楊景行閑談:“吳指揮是心傲的人,也很愛惜藝術聲譽。”

    楊景行點頭聽著。

    “戰略縱深,聽過吧?”秦世貴挺瞧不起人的。

    楊景行點頭:“知道大概意思。”

    秦世貴就開始:“民樂民族文化都是好東西,可這一畝三分地再好再肥……”

    不知道是不是有意安排,今也在年前讓楊景行欠下巨額信用卡的地方,不過是飯店裏的另一個餐廳,看樣子更中國更文化,是牌匾字畫都出自當代真正的名家之手,估計也更貴。

    跟更提前到達的東明報閆副主編和語言大學張教授接上頭後,輪不到楊景行不好意思,秦書記已經是一百個客氣,好好跟閆副主編解釋今的倉促,更感謝賞臉。

    不光秦世貴給麵子,隨後趕到的人也充分明了東明報在藝術家們的心目中是有挺高地位的,甚至還能出些閆副主編個人的英勇無畏大公無私事跡。不過閆主編也不年輕了,好漢不提當年勇,表現很是謙遜含蓄遠不及藝術家豪放灑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