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27章 開民智 愚民心(2/2)

作者:龍城狼騎字數:6440更新時間:2019-03-09 14:09:00

    畢竟對他們來,治下的這些人的水平就是他們教育的結果,他們怎麽可能把問題的先提條件設置成百姓是‘愚昧’的呢?

    當然,話回來,百姓本身不能愚昧或者不愚昧,隻能是淳樸。當然,真正起來,這兩個名詞並沒有絕對的衝突。

    可以,百姓就是那個百姓,而真正決定他們是‘愚昧’還是‘淳樸’的乃是上位者。

    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凶器是無罪的,有罪的是凶手。

    很多時候,百姓可能就是這個工具,就像田乞的‘市國’,自下而上控製全國。

    若是上位者心係百姓,萬民同心,眾誌成城,那麽必然是眾人拾材火焰高,創造出輝煌璀璨的文明。

    然而曆史上,眾多的上位者很少有達到這個高度的。一方麵是上位者自己居心不良,另一方麵也是廣開民智這種事情的難度實在是太大了。

    另一方麵來,隨著時代的展,民智的開啟,到了這個階段,舍己為人,舍生取義的意念已經一去不複返了,哪怕是上位者也都是為了自己的考慮,他們所做的開民智也是在維持自己的基礎上所做的。

    甚至的不好聽一點,他們是打著開民智的旗號在‘愚民’。

    民智強,則國家強;民智弱,則民族亡。對於民智在國家振興和民族崛起中的這種關鍵意義,

    自從孔夫子提出“學而優則仕”以來,官僚集團就是一個智商較高的社會群體,社會精英主要集中在這裏,似乎他們不是開民智的重點。

    但是,權力既可能使人異化,也容易讓思想僵化,利益的驅使更會讓一些人變為社會正義和社會進步的反對者。在中國曆代的社會變革中,多數官員受權利、地位的製約,總是站在社會改革的對立麵,成為曆史車輪呼嘯前進的絆腳石。從一定意義上講,曆次改革的最大障礙,主要來源於守舊官僚這些既得利益的守護者。

    戊戌變法以及商鞅變法以來的所有改革,都無可辯駁地證明了這一點。故而,當進行維新變革時,開官智就異乎尋常地重要。可以,官智提高的程度,決定著改革的難易和深度。而且,受幾千年中國農社會的影響,官不僅被老百姓視為決定自己命運的“衣食父母”,而且是做人的榜樣,奮鬥的目標,道德的化身。官的思想和行為往往是百姓模仿的楷模。可以毫不誇張地,官的一舉一動,極大地影響著廣大民眾的走向、道德的歸宿,乃至社會的風尚和價值觀的形成。

    在中國,官始終處於社會的核心地位。所以,開官智具有牽一而動全身的決定性功能。梁啟十分形象地講:“官智開一寸,民智長一丈。”官智提高了,官場不斷淘汰有礙先進文化的東西,中國民眾素質的提高就大有希望了。(未完待續。)8

    &l;/br&g;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