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78章 好名清流(2/4)

作者:龍城狼騎字數:11794更新時間:2019-03-09 14:09:10

    所謂清流,指那些恪守儒家基本信條的士人。漢末清流主將範滂與中常侍王甫辯詰,引孔子的話,“見善如不及,見惡如探湯”,自己“欲使善善同其清,惡惡同其汙”,這就點明了清濁流涇渭之分的意義。他慨然歎道:“古之循善,自求多福,今之循善,身蹈大戮。”顯然,他以善惡之分表明了清流理想:以古聖賢闡明的善道規範自己的修為,抗擊現實中的惡勢力,實現國泰民安的治世。所以清流諸公,居廟堂,則勤勉朝政,提攜直士,用儒家大義,督促子循道行事;處江湖,則指撥朝政,品評公卿,用自身的人品為世人樹立楷模。這種理想一時間應者雲集,“婞直之風,於斯行矣”,竟使“自公卿以下,莫不畏其貶議,屣履到門”。

    從這個規範要求之中,我們提取出一句話來明,以古聖賢闡明的善道規範自己的修為,抗擊現實中的惡勢力,實現國泰民安的治世。

    中國曆朝曆代的知識分子總是容易扮演這樣的角色,因為標榜風節,不畏強禦,臧否朝政,指斥當權者而深負清望的士大夫。

    可以似乎每一個朝代走入衰敗的時候,都會有一些知識分子自的集合起來,欲挽狂瀾於既倒。無論出於什麽目的,也無論他們扮演的是怎樣的政治角色,也無論他們是否能夠客觀上推進曆史進程,總是有能夠代表知識分子良心的大儒出現。知識分子的良心是民族的脊梁所在,這句話並非虛言,然而,有一個簡單的道理,無論野心家、權宦甚至是起義軍領都明白的,無論想要做成什麽事情,都必然演變成,阻止其他人做其他事的強製行動。

    清流人的內部總是劃分成,開通務實、勇於擔當的一代名臣和不切實際的慷慨之徒,當然也是有投機取巧的機會分子的。而結局每次都是大規模的屠殺和冤獄。

    但是問題來了,對於一個人或者一個士人來,以古聖賢闡明的善道規範自己的修為以及抗擊現實中的惡勢力,都是屬於自我主動能夠達成的目標。

    然而,這兩條不過是表現而已,真正重要的是所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也就是實現國泰民安的治世。

    如果僅僅是用很高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也還不至於禍國,糟糕的是一邊用高標準要求他人,一邊沽名釣譽。

    其實我認為道德標準這東西,定得太高反而無益,就像子貢贖人不取酬反而被孔子責備,認為阻人向善之路。脫離現實的標準隻會讓大多數人達不到甚至放棄,而這樣一來,就能顯得“清流”之人高出眾人之上了。他們舉著這套標準去死諫皇帝,去彈劾同僚,同時又呼朋結黨,自我標榜,造成很壞的影響,完全是和實現國泰民安的治世這個終極目標背道而馳。

    一般的法叫舍本逐末,更有甚者可以是南轅北轍。的確,表麵上看起來,你的確是在駕車的,實際上來,你特麽駕著車朝反方向前進,還美其名曰駕車非常努力,甚至可以為了努力駕車而舍棄生命。

    然而並沒有什麽卵用,你努力了半其實就是把整個國家往火坑裏推而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