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06章 菩提偈 離間計(1/3)

作者:龍城狼騎字數:11466更新時間:2019-03-09 14:09:17

    經過係統的一番教,鮑鴻也是‘幡然醒悟’,奮圖強。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從根本上來就是明了這個道理,鮑鴻也算是有誌青年,經過了網絡各種劇情的洗腦,現在還不如逐步腐化之中?歸根究底就是他平常沒注意過反省自身,沒有注意總結當日的得失。

    這個道理,更是有一段著名的句子講述。

    唐代北宗禪創始人,禪宗五祖弘忍弟子神秀和尚所作的著名箴言: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

    莫使惹塵埃。

    當然,事情的結果更是不用多,對於看重心境修為,意境大覺的禪師來,六祖慧能所做的箴言無疑要更勝一籌。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唐代高僧神秀,為禪宗五祖弘忍弟子,北宗禪創始人。俗姓李,汴州尉氏人。少習經史,博學多聞。

    年輕時博覽群書,隋朝末年出家當和尚。後來碰上蘄州雙峰山東山寺和尚弘忍,以每定時靜坐、排除一切雜念、使得心神恬靜自在的“坐禪”為修行功課,就讚歎佩服:“這才真正是我的師父。”於是就去侍奉弘忍,專門用打柴挑水來自己磨煉自己,來學弘忍的佛法。

    惠能,中國禪宗六祖。俗姓盧,先世河北範陽人,其父謫官至嶺南新州,唐貞觀十二年生惠能。被尊為禪宗六祖的曹溪惠能大師,對中國佛教以及禪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堅實的意義。惠能得到五祖弘忍傳授衣缽,繼承了東山法脈並建立了南宗,弘揚“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教法門。他弘化於嶺南,對邊區以及海外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啟迪和影響,同時也引起了中原皇室的尊重和供養,皇室屢次迎請惠能進宮,並為其建寺造塔。在滑台大雲寺的無遮大會之後,通過對南北是非的辯論,奠定了曹溪禪在禪宗的地位。在惠能入滅一百年後,禪者已非曹溪不足以談禪。柳宗元撰《賜諡大鑒禪師碑》:“凡言禪,皆本曹溪。”武宗滅法之後,曹溪禪即位居中國佛教的主流地位。

    根據李邕、胡適等學者的研究,熟知的惠能與神秀根據禪悟而爭得禪宗六祖衣缽的故事很可能是不屬實的,根據《唐中嶽沙門釋法如禪師行狀》石碑等資料記載,神秀應是達摩弘忍正統的繼承人。“六祖壇經”裏“五祖弘忍傳慧能法衣”的故事隻是慧能的弟子神會和尚為了和北宗爭奪皇室的供養所編造出的神話。佛教南宗慧能和北宗神秀的弟子們爭法統無果,最後因為慧能的弟子幫助朝廷募款成功,終於南宗勝利,而如今六祖地位是南北宗爭奪正統,重寫係譜的結果。

    當然,爭議這個事情,對方辯友也有大堆的法,惠能與神秀作偈呈心,而獨得弘忍的付與衣法,出於《壇經》。這一部分《神會語錄》沒有到,神會宣稱惠能得五祖衣法批評神秀門下,也沒有到作偈。這部分文字有貶抑北宗神秀的意味,所以有推論認為:這是受神會評難北宗的影響,為神會門下所作。神會宣揚惠能的頓教,不是以《壇經》為教材。《壇經》是曹溪門下所傳的手寫秘本,傳到荷澤門下手中時已有過添糅。從《壇經》這一流傳演變來,神會沒有到,有認為是神會及神會門下起初還沒見到《壇經》,而並非那時的《壇經》還沒有作偈的部分。

    神秀在當時教授師的地位,因受大家仰望而不得不作偈。神秀認為,如不作偈,五祖便不知自己見解的淺深。但“求法即善,覓祖不善”。故神秀其實有意求法而無意求祖,求法是印證見解而求更深的法門;而求祖多少有點權威名望的功利意味。如為了求法應該作偈;為了求祖則不應該。作還是不作,神秀感到“甚難甚難”。神秀所作偈,與神秀思想是吻合的。弘忍對於這偈,要人焚香讀誦,也相當推重並有意付法與神秀,而神秀卻:“不敢求祖”,隻求五祖的開示。弘忍曾“命之洗足,引之並座”,是付囑的表示,而神秀卻“涕辭而去”,還一度“潛為白衣”。印順法師認為:弘忍本來要付法給神秀而又中止,當時除惠能偈意的深徹而外,主要為神秀沒有擔當祖位的自信。而關於神秀作偈,雖是惠能所,但經後人之手則多少有失原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