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07章 天行健!(2/3)

作者:龍城狼騎字數:10984更新時間:2019-03-09 14:09:18

    當然,建安時期乃至是後期就不去多了,畢竟還沒有生的事情。

    不過,就以東漢延續至今而言,已有的瘟疫爆就已經是不勝枚舉了,現在如火如荼的黃巾起義可以瘟疫影響要占據很大的因素,當然,另一半的鍋要朝廷的不作為背。

    本來就政治**,戰事頻仍,土地兼並嚴重,使得民不聊生。在此情形下,滅絕性的瘟疫無疑是雪上加霜,逼使百姓揭竿而起。

    當然,隨著起義的爆,尤其是眾多人物的出現,對於這個事情終究是比較上心的,不采取措施應對,如何能夠收攏民心?

    而另一方麵,中國古代醫學可謂淵源流長,而它正是在不斷與疾病抗爭的過程中展的。特別是在漢代,眾多典籍中對瘟疫的記載都很詳細,其中關於花、鼠疫、百日咳、麻疹等傳染病的描述都是世界上最早的。當瘟疫流行期間,一些醫學家紛紛行動起來,通過不斷的探索,總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治方法,這些方法都成為了醫學史上寶貴的財富。其中最著名的,當推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張仲景,他在總結治療疫病經驗的基礎上,寫成了千年名著《傷寒論》,這也是對兩漢時期流行瘟疫的治療方法的一部總結性著作。

    內政方麵的事情,鮑鴻暫時是插手不了什麽的,最近靈帝隻要不是懵逼,多少也會采取一些措施,卻是不去理會。

    至於醫術的推進,鮑鴻也是在軍醫那邊研究了一番,不過,這個事情畢竟不是一蹴而就的,張仲景那個戰鬥力,研究了那麽久才折騰出《傷寒論》,鮑鴻這些麾下畢竟植入的記憶也隻是對應當代醫學技術而已,想要快推進到能夠碾壓瘟疫的時期,最少要達到張仲景《傷寒論》的程度,再怎麽也不會迅就出現成效。

    現在隻能是初步的預防以及各種初期階段的治療而已,有沒有效果還不一定呢。

    除此之外,其實還有另一個至關重要的事情要考慮去處理,那就是心理的問題。

    病痛易除,心病難醫。

    係統提示道,建安年間可謂戰亂、瘟疫不斷,麵對社會上人口的大量死亡,人們難免有朝不保夕的憂懼心理。基於此,在後人的眼中,建安年間便成為一個悲劇性的時代。在這種社會氛圍的影響下,一種新型的文化傾向形成了。比如,當時的文人在寫詩就常以“七哀”為題,如“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七哀”就曾寫道:“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南登灞陵岸,同望長安,悟彼林下泉,喟然傷心肝”,字裏行間充滿了對死亡的傷感。在這樣的文化傾向影響下,文人們所討論的話題,迅由兩漢時代以經學政治倫理為主題,轉變到魏晉時代關注存在意義和生命真偽,這又進一步導致清談和玄學的興起。中國古代文化思想史表明,魏晉時期的哲學崇尚虛無與放達,而文學中則充滿慨歎人生苦短,生死無常的空曠、悲涼、清脫、玄虛的氣氛,構成當時主流思潮的基本特點。這種現象不僅與當時的社會動蕩不安有關,更與人類在瘟疫麵前的無能和無力感有關。

    這次規模空前的瘟疫給人們心理投下了陰影,兩漢時代以經學政治倫理為主題的社會主題,迅轉向了魏晉時代關注存在意義和生命真偽,這又進一步導致清談和玄學的興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