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07章 天行健!(1/3)

作者:龍城狼騎字數:10984更新時間:2019-03-09 14:09:18

    這個時候,真正去關注一些事情,才現當前的局勢居然還有自己沒注意到的重要內容。

    一直以來,鮑鴻雖然對於漢末的生活尤其是關於人口衰減的事情有所了解,但是卻並不是非常的專業,尤其是當前黃巾起義時期屬於三國演義一帶而過的階段,根本就沒有具體的描述。

    就鮑鴻所知,第一是曹老板徐州大屠殺,屍殍遍野導致了瘟疫的蔓延,另一個就是著名的段子,演義赤壁在正史上並不是很出彩,主要是曹老板麾下生病的關係。再有就是整個三國時期下來,人口大幅衰減,最終出現了五胡亂華的悲劇。

    事實上來,這玩意真心不是多麽稀罕的玩意,可以一直以來都是百姓所驚懼困擾的存在。

    早在東漢之前,曆代王朝都曾有瘟疫生。由於中國是一個季風國家,地處太平洋和歐亞大6交接處,冬夏氣溫冷暖不均,氣候變化很大,這種特殊的自然環境也很容易引疾病災害。根據幾千年來古人留下的文獻記載,許多種類的瘟疫,如花、鼠疫、白喉、猩紅熱、霍亂、斑疹傷寒、傷寒、肺病、麻瘋、瘧疾、吸血蟲病等都曾襲擊這塊大6。另一方麵,由於古人的對疾病的認識有限,因此他們往往對瘟疫的具體類型分辨不清。根據古人的解釋,所謂疫,就是指“民皆疾也”,意即凡能傳染的病都通稱為“疫”。至於“瘟”,則是指烈性傳染病,可以在禽畜動物與人之間相互感染。基於此,古代中國把傳染病、流行病通稱為“瘟疫”。

    據曆代文獻記載,自公元前7世紀至公元世紀,中國較大規模的瘟疫竟達七百多次。曆史展到漢代,由於長期的戰亂以及各種自然災害,終於導致疫病的大規模流行。即使在西漢王朝的“文景之治”時期,也出現了“民大役死,棺貴”的悲慘景象。到公元1—世紀的東漢王朝時期,由於瘟疫更是來勢凶猛。尤其是在東漢末期,在王朝的統治中心——中原地區,一種可怕的疫病以空前的度席卷每一個角落,給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當時,東漢王朝的各級地方官不斷接到大量的病例報告,有的村莊甚至幾乎全部死亡。地方官不敢怠慢,趕緊將這些情況上報朝廷。但是令他們失望的是,這時的朝廷卻正陷入**和混亂之中,對老百姓的生死根本無暇顧及。結果由於缺乏有效的防治,瘟疫的範圍進一步擴大。

    東漢末年的這次大瘟疫,當時人通稱其為“傷寒”。有關史料記載,這種疾病的主要症狀為:由動物(馬牛羊等)作為病毒宿主傳播,具有強烈的傳染性;病急猛,死亡率很高;患者往往會高熱致喘,氣絕而死;有些患者又血斑瘀塊。在瘟疫來臨的初期,麵對可怕的瘟疫,人們幾乎是束手無策,隻能在絕望中等待死亡。

    據統計,從公元119年至17年這百年間,就曾有幾十次大瘟疫。而在東漢末期的數十年間,大瘟疫更是連綿不斷,其死亡人數之多,簡直無從統計。東漢末年短短三十年間,有明確記載的全國性大瘟疫共有十二次。在瘟疫流行期間,家破人亡者比比皆是,後果十分悲慘。

    在曾經繁華的中原地區,一度出現了這樣的慘狀:“家家有位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曹植《疫氣》)而當時著名的醫學家張仲景,也曾悲痛地回憶道,他的家族本來人口眾多,達兩百餘人口,但在不到十年的瘟疫流行期間,竟有三分之二的人口死去了,而其中又有七成是死於傷寒。在東漢王朝的都洛陽地區,瘟疫竟奪去了一大半人的生命。再加上當時這裏不斷生戰亂,中原地區陷入極為恐怖的狀態。

    在瘟疫的打擊下,一般的老百姓由於條件落後而大量死亡。另一方麵,即使那些一向養尊處的上層人士也難逃厄運。在這方麵,著名的“建安七子”就是很好的例子。所謂“建安七子”,是指東漢末建安時期除曹氏父子之外的七位著名詩人,他們是: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當曹丕還未稱帝時,與“建安七子”中的好幾位詩人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不幸的是,在建安二十二年中原地區的大瘟疫中,著名的“建安七子”中竟有四人染病而死,他們是徐幹、陳琳、應瑒、劉楨。眼看著好友一個個死去,曹丕後來沉痛地回憶道:“昔年疾疫,親故多摧其災。徐、陳、應、劉一時俱逝,痛可言邪!……謂百年已分,長共相保,何圖數年之間,零落略盡,言之傷心”。此外,當時許多著名的上層人士,如著名的“竹林七賢”、王弼、何晏等人,基本上都是英年早逝。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