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10章 秦趙糾葛(2/3)

作者:龍城狼騎字數:10892更新時間:2019-03-09 14:09:18

    趙國與秦國、燕國這些與遊牧民族國家接壤的國家,在幾次敗給胡人後,便采取與胡人同樣的作戰方式,招募胡人騎兵充當教官,或者直接充當士兵,為中原國家服務。但這種雇傭騎兵很不可靠,而且很難指揮,華夏族的將領很少有騎術精湛、懂胡語、深通胡人文化的,崇尚英雄主義的胡人不願服從他們不敬佩的將領。趙武靈王通過把趙國將士直接培養成騎兵與招募胡人騎兵相結合的辦法,想要建立一支能被國君牢牢控製的國家騎兵。

    趙武靈王即位後,重用出身於樓煩的樓緩和出身於匈奴的仇液,再加上父親的托孤重臣肥義,趙國的戎狄外族之臣成了趙武靈王最重要的一批助手。趙國雖然也采用此前一直施用的大臣異地就任製,即有戎狄背景的大臣到農耕文明的中心邯鄲,華夏族大臣則到遊牧文明重鎮代郡為官,以期達到加強兩種文化的交流和國君控製兩派大臣的目的。但這種辦法顯然功效不大,代郡與邯鄲在過去的一百多年裏成為了趙國政變的兩個牢固據點。而且,代郡的勢力不斷滲入到遊牧文明的另一個重鎮太原郡,邯鄲則控製了地近中原的上黨郡,趙國的南北分裂局勢在擴大。趙國的兩種文化、兩大政治勢力處於不斷的爭鬥狀態,而且越離越遠,這需要趙武靈王鐵腕整合,明確各自的地位,將其整合為一個依賴重於排斥的整體。

    眾所周知,胡服騎射的政策實行下來之後,效果也是非常驚人的。

    趙武靈王率領他的人數不多但卻十分精銳的騎兵向北進攻中山國,在房子大敗中山國主力部隊,從南至北橫穿中山國,到達趙國的代郡,如入無人之境,大大地鼓舞了趙國國民的信心。趙武靈王又到達趙國與樓煩邊境的重鎮無窮之門,繼而穿過樓煩和林胡的勢力範圍,向西折向黃河。趙武靈王渡過黃河,登上了黃河西側、林胡人長期活動的黃華地帶。此行中,趙武靈王與遊牧民族騎兵生多次戰鬥,無一敗績。

    趙武靈王是趙國曆史上唯一的一位遊遍趙國全境的國君。在整個戰國時期,趙武靈王也是屈指可數曾經遊遍其國土的幾位國君之一。趙武靈王親自率領騎兵橫行中山和北方的勁敵樓煩和林胡之間,無疑是一個極富傳奇性的政治活廣告,胡服騎射的強兵效果無須複言,極大地增強了趙國國民對胡服騎射的信心和向往。

    趙於東北攻滅了中山國,西北打敗了林胡、樓煩。在北邊新開辟的地區設置了雲中、雁門、代三郡,並修築“趙長城”。

    反過來這個時候秦趙之間的關係,對於秦國的後人來,趙武靈王這段對秦國來並不是什麽輝煌的事情,反而算是比較低迷的狀態。

    當時秦武王與大力士孟在洛陽周王室的太廟比賽舉龍文赤鼎,不幸脛骨被砸斷而死。武王突然死去,又無子,為了繼任者的問題生爭執。公子稷當時在燕國做人質,趙武靈王用計,由代郡的宰相趙固將他從燕國迎入趙國,再送到秦國去。

    秦國的群臣大多表示反對立他為君,但在魏冉等人的支持下,作為武王同父異母的他,繼承秦王之位,是為秦昭襄王,又稱秦昭王。這時昭王年少,母宣太後聽政,以魏冉(宣太後異父長弟)為將軍。

    秦昭王雖為趙武靈王所立,但宣太後為了不讓秦王稷受趙武靈王的擺布,而將秦王稷架空,親自執政,對趙武靈王的要求也敷衍了事,這讓趙武靈王很生氣。

    趙武靈王向秦國施加壓力,迫使宣太後任命樓緩為秦相,以便為趙國謀得更多的利益。樓緩入秦時,趙武靈王假裝隨從人員,跟在樓緩左右。進入秦地後,趙武靈王對沿途的風土人情細加考察,以為攻秦時所用。

    樓緩進入秦都鹹陽後,會見許多秦國的大臣,趙武靈王都在側觀察,對秦國大臣的賢庸強弱有了深入的了解。樓緩勸趙武靈王不可久留秦國,以免被人識破。趙武靈王提出,走之前要親眼見一見秦昭王和宣太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