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42章 勞心勞力(2/3)

作者:龍城狼騎字數:9996更新時間:2019-03-09 14:09:24

    “在堯那個時代,下還未太平,洪水成災,四處泛濫;草木無限製生長,禽獸大量繁殖,穀物沒有收成,飛禽起獸危害人類,到處都是它們的蹤跡。堯為此而非常擔憂,選拔舜出來全麵治理。舜派益掌管用火燒,益便用烈火焚燒山野沼澤的草木,飛禽走獸於是四散而逃。大禹疏通九條河道,治理濟水、源水,引流入海;挖掘汝水、漢水,疏通淮水、泗水,引流進入長江。這樣中國才可以進行農業耕種。當時,禹八年在外,三次經過自己的家門前都不進去,即便他想親自種地,可行嗎?後稷教老百姓耕種收獲,栽培五穀,五穀成熟了才能夠養育百姓。人之所以為人,吃飽了,穿暖了,住得安逸了,如果沒有教養,那就和禽獸差不多。聖人又為此而擔憂,派契做司徒,用人與人之間應有的倫常關係和啟來教育百姓——父子之間有骨肉之親,君臣之間有禮義之道,夫妻之間有內外之別,老少之間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間有誠信之德。堯道:‘慰勞他們,安撫他們,開導他們,糾正他們,輔助他們,保護他們,使他們創所,再進一步提高他們的品德。’聖人為老百姓考慮得如此之,難道還有時間來親自耕種嗎?

    ”

    “堯把得不到舜這樣的人作為自己的憂慮,舜把得不到禹和陶這樣的人作為自己的憂慮。那些把耕種不好田地作為自己憂慮的,是農夫。把錢財分給別人叫做惠,把好的啟教給別人叫做忠,為下現人才叫做仁。所以把下讓給人容易,為下現人才卻很難。孔子:‘堯做子真是偉大!隻有最偉大,隻有堯能夠效法,他的聖德無邊無際,老百姓找不到恰當的文言漢語來讚美他!舜也是了不得的子!雖然有了這樣廣闊的下,自己卻並不占有它!’堯和舜治理下,難道不用心思嗎?隻不過用在耕田種地上罷了。

    ”

    社會分工是人類曆史展的必然規律,也是文明的表現。從理論上,生產力的展必然導致社會分工,這是不可阻檔的曆史趨勢;社會分工又將進一步促進生產力的展和社會進步,這也是必然的結果。從實際情況來看,在原始社會中出現了農業和畜牧業的分離,這是第一次社會大分工。在原始社會末期,又出現了農業和手工業的分工。更進一步,隨著人類由原始社會向文明社會過渡,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之間,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分工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而這種分工的出現,就必然導致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甚至,壓迫者與被壓迫者剝削者與被剝削者,一言以蔽之,也就走階級矛盾和階級對立的出現。這種分工和矛盾對立的出現,從人類展的總體上來看’是不可轉移的必然趨勢,但從局部的階段性的角度來看一是充滿了尖銳鬥爭,充滿了暴力和邪惡。正是麵對這種令人困惑的複雜情況,思想家們提出了各自的觀點和解決問題的辦法。

    許行的農家學就是這些各種各樣觀點中的一種。他把各種社會問題的出現都歸咎於社會分工,認為“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格而治”是解決社會矛盾的最佳辦法。他不僅從理論上這樣認為,而且還身體力行地進行實踐,率領弟子“衣褐,捆屨,織席以為食。”他的這種觀點和做法怪異而新鮮,吸引了不少人,就連一向奉行儒家學的陳相兄弟也從宋國趕來滕國,成為許行的門徒。陳相兄弟不僅背叛了師門,而且還公然去拜訪孟子,宣揚自己新學到的農家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