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50章 符書(1/3)

作者:龍城狼騎字數:10304更新時間:2019-03-09 14:09:26

    然而,利用烽火台傳遞信息,雖然快捷,但是隻能祈禱報警的作用,很難滿足掌握敵情,指揮作戰的需要。

    所以隨著戰爭的需要,從殷商時期到周朝已經主簿形成了傳遞文書的郵驛製度,丙炔與烽燧技術互為補充,相互配合使用。

    據甲骨文記載,商朝時就已經有了郵驛,周朝時進一步得到了完善。那時的郵驛,在送信的大道上,每隔4裏設有一個驛站,驛站中備有馬匹,在送信過程中可以在站裏換馬換人,使官府的公文、信件能夠一站接一站,不停地傳遞下去。

    在遠古時代,先民在為文明奠基的同時,亦創造了資訊傳遞的雛型。商周時期的驛遞方式已經比較完備。秦漢大一統國家形成之後,郵驛體製較為健全。唐宋時代除6驛外,水驛也大大展。元代的郵驛得到空前的展,甚至出當時世界的水平。明、清驛政也曾經為朝廷管理幅員廣闊的國土揮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近代以來,西方郵政製度和技術大為改進,與其高效率相比,中國傳統郵驛製度的種種弊病愈益暴露。明代名臣海瑞“驛遞之疲,千瘡百孔”的感慨,指出了郵驛係統的危機。清代晚期,一些有識之士遂呼籲興辦新式郵政。光緒三十二年設立郵傳部。此後,原有的驛站相繼被裁撤,並由現代的郵政運作所取代。

    中亞地區曾出現過一個強大而又短暫的帖木兒帝國,是由蒙古人的後裔建立的,控製著包括現在的印度、阿富汗、伊朗等地的廣大地區。帖木兒帝國製訂了嚴格的郵驛製度,規定驛使每必須走5裏路程,而且還賜與驛使一項特權,行路中需要換馬時,不論是皇親國戚,還是尋常百姓,隻要驛使提出換馬的要求,都要用自己的馬和驛使交換,如果拒絕就有殺頭之罪。在一段時期內帖木兒的大軍開疆拓土,屢戰屢勝,與郵驛製度健全,信息靈通是分不開的。郵驛是官府的通信組織,隻許傳送官府的文件,而不允許傳送私人信件。由於生產的展和生活的需要,人們對通信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出外經商的、做工的以及戰亂年代被迫出征的戰士和遠離家鄉逃荒避難的人們,都需要和家人親友通信。特別是各地商人,為了互相交流商情、商談貿易、寄遞帳單等都迫切需要通信。於是民間傳遞信件的業務就應運而生了。

    東漢有一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他的名字叫蔡邕,漢獻帝曾稱他為左中郎將,所以後人以蔡中郎稱之。在《玉台新詠》中收錄有漢代古樂府《飲馬長城窟行》一,署名為蔡邕。詩中寫道:“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這詩抒了離別夫妻的思念之情,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在民間廣為流傳,詩中的“雙鯉魚“是指用兩塊板拚起來的一條木刻鯉魚,它就是秦漢時期的信封。這種信封和現在用紙糊成口袋形的信封不同,是用兩塊魚形的木板做成的。而“素書“,就是用素帛寫的書信。“雙鯉尺素“就是漢代常見的信封和書信。這種通信形式在漢代被廣泛使用。直到唐代,人們還將尺素結成雙鯉之形,作為書信標誌,唐代詩人李商隱在《寄令狐郎中》寫道:“嵩雲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可見,直到唐代,“雙鯉“還是通信形式的代稱。

    以當代左右時期來,在列國稱雄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不同地區的郵驛依然得到展。例如,劉備曾經經營川陝驛道交通,“自成都至白水,多作傳舍”。而《三國誌·蜀書·先主傳》裴鬆之注引《典略》又謂:“(劉)備於是起館舍,築亭障,從成都至白水關,四百餘區。”“館舍”和“傳舍”,是相同的郵驛設施。魏國有詔書命令遠在河內的司馬懿趕回洛陽,“三日之間,詔書五至”。司馬懿“晝夜兼行”,“四百餘裏,一宿而至。”也反映當時郵驛十分暢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