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50章 嶽(2/3)

作者:龍城狼騎字數:11330更新時間:2019-03-09 14:09:41

    李綱罷相後,東京開封府的留守宗澤就事實上成為抗金的中心人物。宗澤和北方的民間自抗金武裝建立了廣泛的聯係,收編了號稱百萬人的大軍,積儲了足供半年食用的糧草。澤委任王彥為“製置兩河軍事”,王彥便派人命嶽飛所部“赴榮河把隘”。

    嶽飛和王彥難以共事,便決定率領部伍南下東京開封府,再次接受宗澤的領導。宗澤珍惜嶽飛的才幹,體諒他的愛國之心,原諒了嶽飛的違反軍紀(指率隊離王彥之事),留在營中聽候差遣。

    對於這種行為,其實根本就沒什麽好的,民間你這麽也就罷了,他是為了民族啊,為了百姓啊等等,放到軍伍之中就是扯淡,你要幹嘛?你要做有思想有理想的軍隊?那到底是誰了算?

    雖然法理不外人情,問題是在軍務這個事情上麵,越是摻入人情,越是容易出問題。

    套句老話,不外乎就是軍人的職就是執行命令嘛。

    這也就算了,畢竟也就是堅持自己的想法而已,隻是執行的手段不行,不能服別人而已。

    關鍵的問題還在於這家夥遇到不順利的情況,不是想辦法處理解決,而是使性子罷工。

    話那會高宗把飛召至“寢閣”,向嶽飛授命:“中興之事,朕一以委卿。”準備將劉光世所部王德、酈瓊等兵馬五萬餘人隸屬於嶽飛。這是朝廷因劉光世在淮上之役希圖換防避戰,退軍當塗幾誤大事,被剝奪兵柄後作出的措置。

    嶽飛見部隊行將擴充,收複中原有望,心情異常激動,便親手寫成一道《乞出師劄子》。陳述了自己恢複中原的規劃,而且此時已不再提及迎還“二聖”或者“淵聖(宋欽宗)”之事,隻將欽宗包括在“眷”之中。

    高宗看過嶽飛奏疏後,親賜禦劄嘉獎,都督府也將劉光世軍情況通報嶽飛。撥劉光世軍與嶽飛,似成定局,不意張浚和秦檜從中梗阻,高宗聽從張浚之議,置已決之“前議”於不顧,又下詔給嶽飛:“淮西合軍,頗有曲折。”不將劉光世軍撥與嶽飛。張浚見了嶽飛,撇開歸劉軍與嶽飛之“前議”,以淮西軍中人事安排相問,嶽飛耿直的回答卻遭張浚譏刺。嶽飛胸中積忿,上了一道乞罷軍職的劄子,不等批示,隻向隨行機密官黃縱略事交代後,就離開建康,回到廬山母墓旁守製了。

    高宗聞知嶽飛辭職,即詔令鄂州軍營將佐立刻敦請嶽飛還軍,又派張宗元到鄂州軍中做宣撫判官。朝廷命李若虛、王貴去廬山請飛還軍,李若虛勸了嶽飛六日,飛才答應受詔朝見,還軍視事

    所以你還要咋樣?中間出了變故更改了一些命令你不爽了?張浚懟你你不舒服了?這還把脾氣耍我身上咋滴?

    就宋朝那會,狄青都被懟死了,這邊你耍脾氣‘罷工’我都派人去請你了還不行?

    句實在的,你自己沒本事讓皇帝按照你的想法做,就明其他反對的人的立場都是不對的?

    句不好聽的,也就宋朝自己本來整個就不行,很多人都要從嶽飛這個民族英雄身上獲得一點心理安慰了,換了個環境這種做法簡直就是……

    大家都知道一個道理,軍事歸根到底是為軍事服務的,宋朝那會是皇帝士大夫本身的政治立場有問題,但是換個角度來,某些時候政治基調定下來了,你再去做違背政治基調的事情絕對是有問題的。

    就像國家新建立的時期,是不是就不要和平,而是拚命去把什麽寶島、越南、外蒙之類的地方打下來?故土都被占了,談什麽和談?老子不服,老子就是要打!

    或者某某開國大將表示,太祖你不推翻雅爾塔協定,出兵和毛子搶外蒙老子就此職罷工,或者老子就自己帶兵去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