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65章 文化(1/3)

作者:龍城狼騎字數:10030更新時間:2019-03-09 14:09:44

    “我去!”鮑鴻驚愕道,“這是要鬧哪樣?係統你這是在踩鋼絲呢,都已經站在懸崖邊上了吧?”

    “啥意思?”係統疑惑道。 Ww W COM

    “這個伯益出來,差不多可以和上古的那群人直接掛鉤了吧?”鮑鴻沉聲道,“總不會一轉身那些人就真的殺出來了吧?你那邊資料庫裏麵怎麽算的?有沒有到夏朝?有沒有夏禹、伯益、夏啟?”

    “本身的數據庫並沒有構建這些人的資料!”係統笑道,“不過隨著係統資料的擴充,讀取到漢末這些人的思維等,對於夏商周朝代的曆史框架和人物結構也有了更詳細的了解,資料庫也一直在擴充之中。”

    “也就是真的有了這方麵的人物?夏商周是從夏啟開始還是夏禹開始?”鮑鴻追問道,“話我都沒關注過這個年代有沒有關於夏商周的資料呢,裏麵年有啥不為人知的故事嗎?還有這個三代要是構建好的話,有沒有準備朝堯舜禹展啊?三皇五帝有沒有?”

    “你特麽廢話太多了!”係統怒道,“而且就算是現在,也已經經過了幾次毀書事件,孔子的春秋裏麵都隻有那點東西,你覺得我能知道多少?主要還是那些亂入或者被複活的英靈身上附帶的一些記憶裏麵的東西作為基礎在構建夏商周的資料庫!”

    曆代的散佚事件有很多,隋代的秘書監牛弘在《請開獻書之路表》中將秦始皇焚書、王莽之亂、董卓移都、惠懷之亂、侯景之亂造成的五次重大書籍散佚稱作是“五厄”。明代的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中,又添上隋末、安史之亂、黃巢起義、靖康之難、蒙元南下,成為“十厄”。後近人祝文白又在《兩千年來中國圖書之厄運》一文中總結了元朝至民國時期的五次厄運:李自成起義、絳雲樓失火、清高宗焚書、鹹豐朝內憂外患、抗日戰爭,這樣一來,就變成了“十五厄”。

    先就是秦始皇焚書:始皇三十四年,李斯建議:“史官非秦記皆燒這,非博士官所職,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史記·秦始皇本紀》)牛弘對此到:“及秦皇馭宇,吞滅諸侯,任用威力,事不師古,始下焚書之令,行偶語之刑。先王墳籍,掃地皆盡。本既先亡,從而顛覆。臣以圖讖言之,經典盛衰,信有徵數。此則書之一厄也。”(《隋書·牛弘傳·請開獻書之路表》)

    王莽之亂:《後漢書·儒林傳》:“昔王莽、更始之際,下散亂,禮樂分崩,典文殘落。”牛弘對此的描述是:“及王莽之末,長安兵起,宮室圖書,並從焚燼。此則書之二厄也。”《隋書·經籍誌》對散佚書籍的大略統計則:“(《七略》所載)大凡三萬三千九十卷,王莽之末,又被焚燒。”

    董卓移都:《後漢書·儒林傳》:“及董卓移都之際,吏民擾亂,自辟雍、東觀、蘭台、石室、宣明、鴻都諸藏,典策文章,競共剖散,其縑帛圖書,大則連為帷蓋,乃製為縢囊。及王允所收而西者,裁七十餘乘,道路艱遠,複棄其半矣。後長安之亂,一時焚蕩,莫不泯盡焉。”

    惠懷之亂:梁阮孝緒《七錄序》:“晉領秘書監荀勖因魏《中經》更著《新簿》,雖分為十有餘卷,而總以四部別之。惠懷之亂,其書略盡。江左草創,十不一存。”《隋書·經籍誌》稱這批書籍“大凡四部合二萬九千九百四十五卷”,而“惠懷之亂,京華蕩覆,渠閣文籍,靡有孑遺。”

    侯景之亂:梁武帝末,降將侯景攻破建康。《太平禦覽》卷六百十九引《三國典略》:“初侯景來,既送東宮妓女,尚有數百人,景乃分給軍士。夜於宮中置酒奏樂,忽聞火起,眾遂驚散,東宮圖籍數百廚,焚之皆盡。”《隋書·經籍誌》:“元帝克平侯景,收文德之書及公私經籍,歸於江陵,大凡七萬餘卷。周師入郢,鹹**之。”《太平禦覽》卷六百十九引《三國典略》:“周師陷江陵,梁王知事不濟,入東閣竹殿,命舍人高善寶,焚古今圖書十四萬卷,欲自投火與之俱滅,宮人引衣,遂及火滅盡。並以寶劍斫柱令折,歎曰:‘文武之道,今夜窮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