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92章 冉閔?冉閔?冉閔!(2/3)

作者:龍城狼騎字數:10140更新時間:2019-03-09 14:09:51

    《史記·封禪書》載漢高祖劉邦:“吾聞有五帝”。即述戰國末流行之。同時有五色帝之,奏設祭祀白、青、黃、亦四上帝祠,漢高增祀黑帝之祠。

    也就是,五帝這個法雖然由來已久,但是真正供奉的時候把五帝都供上,那就是劉邦開始的。

    以鄭玄為代表的神學體係認為上帝為之別名,總共有六、六上帝。六上帝即昊上帝與五方上帝。昊上帝(皇大帝)為全之帝。

    以王肅為代表的宗教係統認為五行人帝可稱為上帝,但不可稱為;昊上帝則可稱為,祭祀昊上帝即代表祭。六上帝中,自然帝昊上帝可稱,人帝即五行上帝不可稱。

    鄭玄注《禮記·大傳》“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句,即引此諸名為“太微五帝”,謂“王者之先祖皆感太微五帝之精以生”。把地上五帝成是上五帝所感生,提出了“感生帝”之妄,王肅已斥其謬。

    不過,這個昊上帝其實在漢武帝時期就因為方士的法而設定成赫赫有名的太一,估計那個方士也是受到了楚國神話的影響。

    話五帝崇拜缺乏至上神的觀念,這不利於統一的中央政權的鞏固,於是在五帝之上出現了新的神,便是太一神。所謂太一,秦朝時,即稱為太皇,它與皇、地皇並稱三皇。這是秦漢時流行的三個神,但是把太一神提高到至尊的地位,成為漢統治者尊奉的帝神,應該是漢武帝的功勞。

    漢武帝時,西漢社會已得到恢複發展,由於削弱諸侯王勢力,中央集權日益加強,在政治上已出現大一統的政治局麵。

    元光二年,方士謬忌首先奏請祭祀太一神,神貴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古者子以春秋祭太一東南郊,用大牢。謬忌提出建設至尊的太一神的方案,打破了秦至漢初的帝神的觀念,明確指出五帝隻是太一神之佐,突出了太一是至上神的地位。

    漢武帝采納這個建議,命令太祝在長安東南郊立了太一壇,按謬忌的方案祭祀。元鼎四年汾陽出土一個古鼎,公卿大臣視為寶鼎,都認為是一種祥瑞。漢武帝下令將它迎至甘泉。元鼎五年,漢武帝正式在甘泉建立太一祭壇,壇分三層,五帝是太一的輔佐,所以他們的壇環繞在下麵,青、赤、白、黑四帝,各按東西南北方排定。隻有黃帝壇,置於西南方。祭的時候,殺一白鹿,把豬和酒裝在它的肚裏;又殺一白犛牛,把白鹿裝在它的肚裏。掌祭太一的祝宰別具一格,身穿紫色繡衣,掌祭五帝的分穿青赤諸色衣。

    同年十一月,漢武帝舉行隆重的郊祀,親自祭拜太一神,正式欽命太一為漢家至尊的上帝神。第二年,漢武帝以祭禮儀親自到太一壇祭祠。從元封元年開始,武帝還帶人幾次到泰山舉行隆重的封禪儀式,所采用的也是如郊祠太一之禮。武帝的讚饗辭:增授皇帝泰元神策,周而複始,皇帝敬拜太一。至此,太一作為漢王朝至高至尊的國神,終於被塑造成功。

    另一方麵,世人皆知,漢高祖斬蛇起義,故有赤帝子斬白帝子之,這個赤帝也正是太一或者昊麾下五大輔佐大帝之一的赤帝,所以劉邦的身份可想而知。

    所以他們的故事是這麽編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