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四十章 解救江陰百姓(1/2)

作者:任國成字數:5370更新時間:2019-03-10 05:40:29

    隨著嘉定和鬆江的百姓遷移到崇明,現在島上可以人口密度已經很大。WwW COM畢竟崇明是個沙島,麵積雖大但是大多數地方非常荒涼,一半的麵積是灘塗地帶,蘆葦水草橫生,不太適合人居住。現在一下子湧入如此多的人口,想靠著崇明本島的產出養活這麽龐大的人口基本不可能。那糧食來,現在島上軍民加起來近三十萬,每年需要的稻米至少要一百五十萬石。而崇明的田地即使開出來,想養活這麽多人口也不可能。

    好在這一個多月來,任思齊先後在嘉定和鬆江弄到了大批糧食,僅僅在太倉海運倉就搶到了二十多萬石,現在島上的糧食儲備加起來將近百萬石,算起來夠島上軍民吃上大半年。

    可是為了弄這批糧食,也花出了大量的銀子,戰亂時期糧食價格本就比平常高出許多,現在秋糧又沒有下來,鬆江等地的糧食達到二兩銀子一石,光購買糧食前後就花了一百五十多萬兩,使得任思齊手中的銀兩儲備急劇下降。

    這段時日,采購糧食、采購銅鐵木炭,采購布匹等其他各種物質,銀子如流水一般花了出去。在揚州抄家得來的三百餘萬兩銀子,現在剩餘不到百萬兩。而這麽大的崇明開銷極大,官員的俸祿,士兵的餉銀,這些加起來一個月至少就得二十萬兩銀子,算起來島上的存銀支撐不了半年。

    雖然岱山那裏還有去年海貿剩餘的百萬兩銀子,而且去日本的船隊在冬時會返回來,賺的新的利潤。可想緊靠海貿來養活日益龐大的勢力不是那麽容易的,按照現在占有的日本航線的貿易份額,一年能賺百十萬兩銀子就不錯了。

    崇明軍為什麽紀律嚴明作戰英勇,因為高額的餉銀解除了他們的後顧之憂,一人當兵養活一家老完全沒有問題,而即使戰死了,拿到的撫恤金也足夠家人生活。

    島上的百姓為何這麽快安定下來,更是和崇明官府大麵積的撫恤分不開的。揚州和嘉定鬆江的百姓剛到崇明,哪裏有賺錢的門路,是官府組織他們開荒,修築道路江堤,開挖灌溉河流,然後付給他們糧食作為報酬。而能賺到活命的糧食,這才使得新遷移來的百姓能迅安定下來。

    而這一切都需要大量的錢糧來支撐。而以崇明加上岱山島現在的錢糧儲備,也僅能支撐七八個月。七八個月後,從揚州查抄大戶得來的財富花盡之後,海貿賺得的銀兩又支撐不住這麽多人的花銷,那時崇明軍將會變得非常艱難。

    所以現在要想維護住日益龐大的勢力,擺在任思齊麵前的道路不是很多。一是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裏迅開辟新的財源,靠海貿不行,除非能夠擊敗鄭家獨霸日本以及南洋航線,那樣的話賺的銀子足以養活百萬人口,可是以崇明軍現在的實力,想擊敗鄭家那是不可能,除非生大的變動。據任思齊的記憶,一年後鄭芝龍會投降滿清,鄭家的勢力陷入混亂,鄭鴻魁鄭彩鄭聯鄭成功等人各自為政,是鄭家最為虛弱的時候。可即使那時,鄭家手中的實力依然非常強大,想撼動也不容易,而攻打鄭家的舉動必然會使得滿清漁翁得利,是任思齊所不願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