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四十一章 致歉(1/2)

作者:任國成字數:5626更新時間:2019-03-10 05:40:30

    ps:向各位書友致歉,這麽長時間沒更新。WwW COM主要是家中房屋裝修,加上過年,加上老家沒有寫作環境及條件,才斷了這麽久,對不起各位了。太監是不會的,雖然這本書不掙錢,但絕對會完本。從今開始會恢複更新,先定個目標,這個月每兩更,六萬字。

    靖江,古稱馬馱沙,原本是江中一孤山,千百年來滔滔江水攜帶著大量的泥沙在山下沉澱下來,漸漸有了沙洲出現,慢慢的沙洲越來越大,成了江中島。有了6地,就有人口居住,成化七年,應巡撫滕昭上書朝廷,表章中馬馱沙“居長江下遊,扼江海門戶,捍衛全吳,足稱重鎮”。是年十一月,得到朝廷批準。為祈盼馬馱沙從此河清海晏,安寧太平,成化帝同意設縣,賜名靖江。

    當然作為江中孤島,靖江縣不論人口和麵積都不能和一江之隔的江陰相比。而因為有江河相隔,當南岸的江陰等地爆了熊熊抗清浪潮之時,靖江卻處於難得的太平之中,這讓清知縣何秋暗自慶幸。然而還未等他高興幾,一支船隊突然從下遊逆流而上,來到了靖江。

    靖江全縣僅數萬百姓,縣城所有差役加起來不足百人,如何能和一支數千人的大軍抗衡?當崇明軍第三鎮在劉肇基的帶領下登6靖江的時候,何秋果斷的下令開城投降。

    一槍未便奪下了靖江,這讓劉肇基很是意外,對主動投降的知縣何秋稍加安撫,便派船送往崇明島,然後宣布全島軍管,派出船隻沿島巡邏,占領碼頭。

    靖江雖是江中孤島,可是卻也是長7裏、寬裏的大島,並不比崇明太多。況且島距離長江北岸隻有不足一裏的水道,一條木筏即可橫渡水道往來靖江和北岸之間。所以想在島上立足要時刻保持警惕,防範來自北岸清軍的進攻。而長江北岸的清軍準塔部雖然剛被崇明水軍打敗,然而還有數萬軍隊,實力強大,不得不防。

    故劉肇基下令控製所有島上船隻,嚴格封鎖水道,並派出大量細作往來北岸,探查敵情。

    任思齊給第三鎮的任務是遊擊在常州鎮江一帶,並負責救援江陰義民。而靖江縣作為江中島嶼,對擁有大量船隻的第三鎮來是很好的根據地。以靖江為基礎,可以派出軍隊沿江而上,襲掠常州鎮江。不過考慮到靖江島距離長江兩岸的距離太近,容易受到清軍的兩麵夾擊,以之為短時間的根基尚可,若是有大批清軍來襲的話,很難防守得住。

    劉肇基在完全控製了靖江之後,立刻派人去和南岸江陰取得聯係。而對江陰城來,崇明軍的到來可謂是一場及時雨。

    自從閏六月一日舉義以來,江陰義民在陳明遇等人的帶領下已經堅持十多日,四鄉百姓紛紛響應,並全殲了常州知府宗灝派來的三百清兵。然而陳明遇等人知道,更多的滿清軍隊會被6續派來,來鎮壓江陰義民。現在大半個大明都被滿清占據,大明朝廷也已經覆滅,的江陰在八旗兵鐵蹄之下根本不值一提,可是義之所至,雖死不悔!為了頭上之,為了不淪為蠻夷,死又算得了什麽?在開始舉事那起,陳明遇就想過了自己將來可能的遭遇,可是他全然不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