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五章 帝王心術(三)(1/2)

作者:朱藤紫驄字數:6056更新時間:2019-03-10 07:34:02

    經過了整整一個早晨的沉思冥想,皇帝決心改變祖、父兩朝後黨把持朝局的態勢,重新恢複皇族昔日在前朝後宮的不二地位。既然母妃早在幾年前就精心為他安排好的一切現在隨著楊棠兒的死已化做了泡影,而張氏一門也淪為了被朝廷緝拿誅除的逆黨,那麽作為李氏皇權、血胤的承繼者,麵對兩朝後黨多年血拚之後留下的難得的權力真空期,有什麽理由不乘勢把本就該屬於皇族的一切重新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呢。任用親子出使吐蕃,隻是皇帝心中龐大計劃的第一步。

    皇帝即位日短,雖尚未建儲,但舉朝內外,莫不以睦王為太子的不二人選。如今皇帝竟以未來太子充作赴吐蕃的使節,顯見對這次出使吐蕃寄予了厚望,這也是李進忠始料未及的。

    景雲叢因女兒身在後宮,和皇帝有翁婿之誼,想的比旁人要周到些,他見皇帝要派皇長子出使吐蕃,遂斟酌著問道:“本朝曾數度出降公主結親於外藩,但因其女多非皇胤,而係宗室之女加封公主名號充之,突厥、吐蕃等皆不甚重視,所獲成效也參差不一。此番皇上遣睦王出使吐蕃,不知欲出降的是哪位公主?”

    柳毅也附和道:“而今既遣睦王親往提親,它日出降之人必非尋常宗室之女,臣知陛下膝下唯有雪晴、如意兩位公主,皆僅稚齡,不知皇上心中是否已有了合適人選?”

    皇帝注視著李進忠,對景、柳二人道:“晉國公獻此良策,欲收一石二鳥之功,舒解朝廷危難,所有皇室後人皆當竭力報效,責無旁貸。朕之女雖幼,然朕尚有一位待字閨中之姊妹可以遣,朕聽吐蕃如今在位的這位赤德讚普年齒與朕相當,正可借此良機與其約為兄弟。謝良臣,待會議之後到南內太妃處宣朕旨意。冊吾妹長寧公主為長寧長公主,擇期出降吐蕃。”

    起用皇長子為使節,出降胞妹長公主,這些顯然不會出於皇帝的一時之念。李進忠此刻才恍然有所領悟:皇帝召集的這場延英會議。一切都在他的親自掌控之下,自己隻不過是皇帝拿來對付張氏殘黨的一枚棋子而已。

    他的所謂機心籌謀皇帝其實早就想到了,之所以要借他的嘴親口出來,為的僅僅是要賣個獻策的虛功於他,哄著他老老實實地為皇帝出力罷了。

    一刹那。李進忠腦海裏迅掠過皇帝尚未登極時的種種所為:擅用元帥軍令調景雲叢回京、汪氏投毒案後主動上章辭位、唆使尚敬找人頂罪、在芙蓉的嚴密監視下成功策反來興兒,及時請來柳毅為自己脫罪以及兩個月前單槍匹馬地闖回京城……這分明是一個極有主見,殺伐果斷的主兒,卻屢屢把真實心思掩藏起來,將自己裝扮成庸懦之輩,自己如果不是與張氏一門結下了血仇,欲退無門,真想效仿柳毅隻做個閑散的客卿,總好似現在這樣,被皇帝悄沒聲地架上了炭火架而不自知。

    景雲叢、柳毅等人聽到皇帝欲將胞妹遠嫁吐蕃。盡管意外,卻也感受到皇帝修睦外藩的誠意和決心,齊聲口稱“萬歲”以表讚同。

    隻有李進忠在獨自想著心事,愣愣地站在一旁出神,皇帝瞧在眼中,誤以為他嫌自己對林樹的處罰不夠重而悶悶不樂,遂加重了語氣道:“今日召集諸位卿家前來延英會議,本為的是昨晚宮中出了刺客,而今經景公、柳先生和晉國公建言,張氏殘黨之魁張諒既潛遁於吐蕃邏些。而安息南境戰火原即是朕欲為之事,故而采晉國公之言,欲行和親修好之事,以收一箭雙雕之功。與吐蕃和親修好。其議緣起於靖宮,因此,睦王出使、長公主出降,一切具體事宜還要勞煩晉國公居中統攝,三大內及十王宅中事無巨細,自今日起。均須向晉國公稟明後再奏報朕躬,總之,除河中戰事外,朝中諸務但以靖宮之事為重。諸卿如無異議,今日就先會議到此,晉國公稍待片刻,其餘人等可以散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