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六章 鬥口(2/2)

作者:曹漢生字數:4562更新時間:2021-11-23 16:55:35

    陳滿弓不知咋的,這兩天和大頭特別對胃口,笑著罵道:“滾幾把蛋,你看不出來就邊站著去。”

    大頭撓撓頭,回頭看我,衝我努努嘴。

    我也被勾起了興趣,走上前去,想看看幾位老瓢把子帶了什麽貨來鬥口,雖然不如小司馬那樣精專,但一般的眼我還真打不了。

    “見過沒?”大頭在一旁問。

    這幾尊器物一一列開,形態各異,粗略看年代都不遠,可中國的古代藝術品製作,曆史悠久,樣式眾多,產量龐大,除了曆代流傳下來大量的傳世品,地下出土物亦是層出不窮,不可能都見過。

    我搖搖頭,“沒見過。”說著拿起第一件瓷碗。

    古玩鑒定馬眼子(手法)很多,秦漢堂裏就有很多大家名師,他們手法獨特,有的人甚至憑借敲擊回聲,就能分辨出器物的真偽。

    常規鑒定就要簡單許多,有一些基本套路。

    第一手就是觀察包漿。

    包漿又稱黑漆古,各種老物件在歲月沉澱中,因為汗水,手澤,或者土埋水浸,經久摩挲,甚至空氣的氧化等等原因,會在器物外層形成一層表麵皮殼。

    這層包漿就代表著年紀,恰恰與剛出爐的新貨身上那種刺目的“賊光”形成了鮮明對比。

    我摸著眼下的瓷碗,入手光潤,光照下幽光沉靜,溫存的舊氣很明顯。

    包漿也能偽造,我也見過一些,不過人造的終究趕不上歲月沉澱,色調上會顯得略微浮躁,肌理也有頗為幹燥。

    手下這瓷碗的包漿絕對沒有問題。

    辨別的第二手,看年代。

    有的器物根本沒有在那個年代,完全就可以斷定是仿造。

    這種例子就多了,也顯得格外外行。

    下麵鋪子曾經有人送去過一個永樂青花的“熱水瓶”,青花熱水瓶底有文字:“明成祖內閣司禮太監禦寶、大明永樂六年戊子秋”,這假貨就完全沒水平,因為年代的特點擺在那裏,那個年代還沒那東西。

    不過如果符合年代,又是後代仿造的,那甄別難度就要提升很多。

    古玩鑒別,除了鑒別是真品,還要區分出是贗品還是後代仿作。

    比如一件寫有“大清康熙年製”年款的瓷器,除了是否是古物外,還要確定它是否真的是康熙時期製作的瓷器。

    如果並非是像熱水瓶那樣“不合時宜”的偽造,而是如龍泉窯瓷器,在宋、元、明都有生產,那麽判斷瓷器具體是哪一個年代的,就及其考眼力了。

    畢竟同一個瓶兒,在宋、元、明三期,現代價格相差甚遠,你要沒點眼力,明朝的瓶子當做宋朝收了,虧的隻能是自己。

    而且就算斷代成功,還要斷窯口。

    古董的產地,也就是某一窯口,同時期的一件器物,幾個窯口都在燒製,宋朝的汝官哥定鈞,還有大大小小的窯口,比如一件印花青釉瓷器,可能是耀州窯也可能是臨汝窯,這兩者之間的價格就天差地別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