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八章 神仙隊伍(2/2)

作者:曹漢生字數:4560更新時間:2021-11-23 21:15:10

    “妙筆回春的楊愛萍大師,是卜允辟先生最小的徒弟,專攻文物修複,至今已經有近50年的光景。

    俗話說‘破鏡難圓’,瓷器修複,最難的就是做到無痕,做到真正破鏡重圓。楊大師善於,也一直堅持使用最費時、最耗精力卻也最細膩無痕的方法——筆塗法。

    那尊北宋汝窯的天青釉洗修複時,妙筆生花的楊大師出力最大,說是筆“塗”,實際操作起來要精細得多。

    我有幸見識過他們的修複工作,才知道這一套流程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好的。

    除了心細手穩,還需要具備紮實的繪畫功底和足夠的耐心。

    特製的毛筆一層層描畫,以常人不易察覺的細微變化一點一點接近最終的目的。

    在這以千計的筆觸中,隻要一筆出了問題,就可能前功盡棄。”

    蔣先生見眾人露出震驚又讚佩的神色,滿意的喝了口茶水潤潤嗓子,嘿笑道:“除了筆法這門獨行天下的神技,楊老師另一樣為人稱道的是她修複的釉上彩瓷,幾乎達到了天衣無縫的境界。”

    “古瓷的衝口、崩口、炸肚一類的缺憾,經過楊大師的複後,敲擊不曾聞有破碎聲。而且她使用的獨家修複材料,老化時間能持續到10年以上。”

    “我再給你們說個比較神的事兒。有一次我們堂口受香港那邊的一個活兒,委托人想修複一尊缺損了手的瓷觀音。

    事情也比較緊急,以楊大師為主,幾位老師連夜翻閱了大量有關觀音的圖文資料後開始動手。

    觀音的手指造型不同於戲劇舞台上的‘蘭花指’,也不是窈窕淑女的‘蔥根指’,而是豐滿、端莊又風韻多姿的觀音指,必須與觀音的特色相配,難度極高。

    幾位老師用了三四天時間,最終參考了福建德化窯和明清江南木雕觀音及佛像的手指形態,才確定了樣式。

    除去給幾位老師的‘辛苦費’,堂口最後拿了一個數。”

    看著眾人羨慕的目光,蔣先生笑嗬嗬的伸出三根手指:“第三位是布衣半仙,劉勉老師。”

    “這支元代碗兒就是劉老師瞧出的端倪。”蔣先生指著桌上的碗,興致高昂的講述道:“在這個圈裏修複是一層境界,但不是最高,最高境界是‘羚羊掛角’,講究個無跡可尋,而劉老師對於這個稱號則是當之無愧。

    和一些開門受徒的名家不同,劉老師十分低調,在景德鎮許多年不顯山不露水不做文不受訪,半生樸素,我去他工作室時,那就是一間簡陋的出租屋,桌上除了修複工具,隻有一杯茶和滿地的煙頭。

    作為大隱隱於景德鎮的民間高手,劉老師絕對是翹楚,台北故宮裏有一個明嘉靖年間青花花鳥紋八方盒,曾經因緣巧合的被劉老師修複過,不過知道的人很少,兩年前被送到過日本展覽,據說當時工作人員對注明的‘修複’一次疑惑不解,都在說‘明明是完好無缺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