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96章 引佛出山(1/2)

作者:朱藤紫驄字數:4558更新時間:2021-05-04 00:51:12

    楊廣聽王韶如此一說,心中又變得煩燥起來,拍案而起,衝王韶發脾氣道:“成家生子的不行,投入世家門下為奴的也不行,王仆射你不妨說說,要本王到哪裏去找這許多僧尼到新建的佛寺事佛禮佛?隻建寺廟,招不來僧尼,又如何能夠重倡佛法?”

    楊廣提出的這一問題的確是王韶尚未思量周全的一樁大事,此時受到楊廣的詰問,他也隻得試探著向楊廣建言道:“王爺,可否待渤海和趙郡兩座寺廟建成後,先嚐試著發榜公開招募僧尼,充實佛寺......”

    “這又不是募兵打仗,對抗突厥入侵,哪兒會有這麽多人自願來出家修行?”楊廣想都沒想,便斷然否決了王韶的提議。

    當日,楊廣雖采納了王韶的建言,給身在長安的高穎寫了一封親筆信,差人送回長安,以期能由高穎出麵,說服渤海高氏族人不要再有抵觸、反對朝廷重倡佛法的舉動,但他一想到弘佛這件事剛剛才開了個頭,便遇到這麽多阻力,心中就煩悶不堪,不知不覺中就返回了他與蕭厄所居寢殿,想找安若溪來討問應對之策。

    哪知安若溪聽他說明來意,竟冷冷地撂下一句:“如今並州城內外,已有不少的閑言碎語,指責我婦人幹政,難道沒傳入王爺耳中?爾今我一個王妃身邊的侍女,又怎敢再不識好歹,妄言幹政,王爺沒有別的事要吩咐,就請回吧。”

    自從李渾從幽州返回,向楊廣報告了關於他和蕭厄婚禮上的種種流言、傳說,楊廣遂命張衡帶人暗中訪察這些流言的出處,想弄清究竟是不是突厥人有意傳布的這些流言,不料張衡帶人在並州內外明查暗訪了近一個月,並沒找出流言最初出處的有用線索,反而給楊廣帶來了另一個不好的消息:繼婚禮上的種種流言之後,最近並州百姓,甚至是軍營之中,又有不少的閑言碎語日漸流散開來,指責楊廣自出鎮並州以來,於軍務、政務毫無主見,一切盡聽從身邊侍女之言行事,所以才會在婚禮上受到上天降雨示警等雲雲。

    楊廣起初對此倒不像安若溪如此介意,及至今日見到安若溪顯然大受這些閑言碎語所刺激,再不肯為自己出謀劃策,甚至當麵拂袖而去時,才猛然間意識到,這些閑言碎語決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樣簡單,顯然已給安若溪帶來了莫大傷害。

    他原本就因與蕭厄同住之事,心中對安若溪懷有一份歉意,今日更憑添了對安若溪的一份愧意,再也難以像往常那樣纏著她,嘻皮笑臉地討問對策了。

    楊廣獨自在安若溪宿房中呆坐片刻,自覺無趣,便興致索然地起身出了房,也不去寢殿找蕭厄,踱步走出了寢殿院外。

    張須陀和鮮於羅兩名近衛一左一右,守候在寢殿院門外,眼見得楊廣回到寢殿尚不到一刻鍾的功夫就耷拉著腦袋出來了,兩人相互對視了一眼,誤認為楊廣、蕭厄夫妻倆鬧了擱氣,也沒敢多問,隻默默地跟隨楊廣來到了晉陽宮中的一處荷花池畔,停下了腳步。

    其時雖已至六月仲夏季節,正值池中荷花盛開的季節,但因並州地處北境,氣候偏寒,眼前這座池中的荷花大多仍含苞待放,其中僅有一兩枝已迫不及待地綻開了粉紅色的花瓣。

    “你倆說說看,本王欲張榜招攬百姓出家為僧,此事行得通嗎?”楊廣佇足荷花池畔良久,忽然扭回頭,衝著張須陀、鮮於羅二人問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